日期: 2017-04-14
-
meetingNo:
2017041302
-
date:
2017-04-14
-
sessionPeriod:
3
-
meetingRoom:
議場
-
selectTerm:
0903
-
meetingUnit:
院會
-
sessionTimes:
09
-
meetingDateDesc:
106/04/14 09:00-18:00
-
jointCommittee:
null
-
coChairman:
null
-
meetingName:
第9屆第3會期第9次會議
-
meetingContent:
一、14日上午9時至10時進行國是論壇。
二、討論事項:詳見議事日程。
三、18日下午5時至6時處理臨時提案。
-
term:
9
-
attendLegislator:
["孔文吉","陳歐珀","廖國棟Sufin.Siluko","呂玉玲","曾銘宗","黃昭順","賴士葆","陳賴素美","林德福","江啟臣","陳宜民","吳焜裕","張麗善","林麗蟬","鄭寶清","吳志揚","蔣乃辛","王惠美","蘇震清","簡東明Uliw.Qaljupayare","李彥秀","黃國書","楊鎮浯","邱泰源","洪宗熠","Kolas Yotaka","蔡培慧","鄭運鵬","陳明文","王榮璋","盧秀燕","張廖萬堅","陳曼麗","吳琪銘","郭正亮","許智傑","李麗芬","趙正宇","林昶佐","陳素月","馬文君","林俊憲","陳雪生","高志鵬","費鴻泰","王金平","羅致政","蔡易餘","張宏陸","葉宜津","施義芳","段宜康","余宛如","蕭美琴","王定宇","吳思瑤","蘇巧慧","黃秀芳","高金素梅","洪慈庸","許毓仁","李鴻鈞","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周陳秀霞","劉建國","邱議瑩","蘇嘉全","吳玉琴","鍾佳濱","姚文智","周春米","鍾孔炤","尤美女","羅明才","劉櫂豪","柯建銘","陳瑩","徐志榮","何欣純","王育敏","顏寬恒","徐永明","林為洲","蔡適應","鄭天財Sra.Kacaw","黃國昌","林靜儀","李俊俋","吳秉叡","陳學聖","徐榛蔚","黃偉哲","陳超明","陳其邁","陳亭妃","邱志偉","林淑芬","蔣萬安","楊曜","蘇治芬","呂孫綾","賴瑞隆","劉世芳","莊瑞雄","李昆澤","管碧玲","陳怡潔","江永昌","柯志恩","許淑華","蔡其昌"]
-
startTime:
2017-04-14T09:00:00
-
endTime:
2017-04-14T18:00:00
-
meetingTimes:
null
-
ppg_url: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s/2017041302/details?meetingDate=106/04/14
|
日期: 2017-04-18
-
meetingNo:
2017041302
-
date:
2017-04-18
-
sessionPeriod:
3
-
meetingRoom:
議場
-
selectTerm:
0903
-
meetingUnit:
院會
-
sessionTimes:
09
-
meetingDateDesc:
106/04/18 09:00-18:00
-
jointCommittee:
null
-
coChairman:
null
-
meetingName:
第9屆第3會期第9次會議
-
meetingContent:
一、14日上午9時至10時進行國是論壇。
二、討論事項:詳見議事日程。
三、18日下午5時至6時處理臨時提案。
-
term:
9
-
attendLegislator:
["孔文吉","陳歐珀","廖國棟Sufin.Siluko","呂玉玲","曾銘宗","黃昭順","賴士葆","陳賴素美","林德福","江啟臣","陳宜民","吳焜裕","張麗善","林麗蟬","鄭寶清","吳志揚","蔣乃辛","王惠美","蘇震清","簡東明Uliw.Qaljupayare","李彥秀","黃國書","楊鎮浯","邱泰源","洪宗熠","Kolas Yotaka","蔡培慧","鄭運鵬","陳明文","王榮璋","盧秀燕","張廖萬堅","陳曼麗","吳琪銘","郭正亮","許智傑","李麗芬","趙正宇","林昶佐","陳素月","馬文君","林俊憲","陳雪生","高志鵬","費鴻泰","王金平","羅致政","蔡易餘","張宏陸","葉宜津","施義芳","段宜康","余宛如","蕭美琴","王定宇","吳思瑤","蘇巧慧","黃秀芳","高金素梅","洪慈庸","許毓仁","李鴻鈞","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周陳秀霞","劉建國","邱議瑩","蘇嘉全","吳玉琴","鍾佳濱","姚文智","周春米","鍾孔炤","尤美女","羅明才","劉櫂豪","柯建銘","陳瑩","徐志榮","何欣純","王育敏","顏寬恒","徐永明","林為洲","蔡適應","鄭天財Sra.Kacaw","黃國昌","林靜儀","李俊俋","吳秉叡","陳學聖","徐榛蔚","黃偉哲","陳超明","陳其邁","陳亭妃","邱志偉","林淑芬","蔣萬安","楊曜","蘇治芬","呂孫綾","賴瑞隆","劉世芳","莊瑞雄","李昆澤","管碧玲","陳怡潔","江永昌","柯志恩","許淑華","蔡其昌"]
-
startTime:
2017-04-18T09:00:00
-
endTime:
2017-04-18T18:00:00
-
meetingTimes:
null
-
ppg_url: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s/2017041302/details?meetingDate=106/04/18
|
-
title:
立法院第9屆第3會期第9次會議議事錄
-
term:
9
-
人員名單:
[]
-
時間:
中華民國106年4月14日(星期五)上午9時1分至9時32分、10時至11時45分
4月18日(星期二)下午5時至5時9分
-
地點:
本院議場
-
出席委員:
["孔文吉","陳歐珀","呂玉玲","曾銘宗","黃昭順","廖國棟Sufin.Siluko","賴士葆","陳賴素美","林德福","江啟臣","陳宜民","吳焜裕","張麗善","林麗蟬","鄭寶清","吳志揚","蔣乃辛","王惠美","蘇震清","李彥秀","簡東明Uliw.Qaljupayare","黃國書","楊鎮浯","邱泰源","洪宗熠","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蔡培慧","鄭運鵬","陳明文","王榮璋","盧秀燕","張廖萬堅","陳曼麗","吳琪銘","郭正亮","許智傑","李麗芬","趙正宇","林昶佐","陳素月","馬文君","林俊憲","陳雪生","高志鵬","費鴻泰","王金平","羅致政","蔡易餘","張宏陸","葉宜津","施義芳","段宜康","余宛如","蕭美琴","王定宇","吳思瑤","蘇巧慧","黃秀芳","高金素梅","洪慈庸","許毓仁","李鴻鈞","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周陳秀霞","劉建國","邱議瑩","蘇嘉全","吳玉琴","鍾佳濱","姚文智","周春米","鍾孔炤","尤美女","羅明才","劉櫂豪","柯建銘","陳瑩","徐志榮","何欣純","王育敏","顏寬恒","徐永明","林為洲","蔡適應","鄭天財 Sra Kacaw","黃國昌","林靜儀","李俊俋","吳秉叡","陳學聖","徐榛蔚","黃偉哲","陳超明","陳其邁","陳亭妃","邱志偉","林淑芬","蔣萬安","楊曜","蘇治芬","呂孫綾","賴瑞隆","劉世芳","莊瑞雄","李昆澤","管碧玲","陳怡潔","江永昌","柯志恩","許淑華","蔡其昌"]
-
委員出席:
111人
-
請假委員:
["林岱樺","趙天麟"]
-
委員請假:
2人
-
comYear:
106
-
comVolume:
42
-
comBookId:
2
-
agenda_lcidc_id:
1064202_00006
-
ppg_url: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s/2017041302/details?meetingDate=106/04/18
-
doc_file:
https://lydata.ronny-s3.click/meet-proceeding-doc/%E9%99%A2%E6%9C%83-9-3-9.doc
-
txt_file:
https://lydata.ronny-s3.click/meet-proceeding-txt/%E9%99%A2%E6%9C%83-9-3-9.txt
-
html_file:
https://lydata.ronny-s3.click/meet-proceeding-html/%E9%99%A2%E6%9C%83-9-3-9.html
|
|
|
|
|
|
|
-
page_end:
98
-
meet_id:
院會-9-3-9
-
speakers:
["蘇嘉全","周陳秀霞"]
-
page_start:
97
-
meetingDate:
["2017-04-14"]
-
gazette_id:
1063701
-
agenda_lcidc_ids:
["1063701_00002"]
-
meet_name: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9 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本院親民黨黨團,有鑑於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及撫卹制度對公務人員退休生活保障已有效發揮功
能,但實施迄今,由於國家經濟客觀條件已迥然異於當時制度設計之時空環境,致使政府退撫經
費支出日益成長及退撫基金財務危機惡化,影響國家永續發展。為確保退撫制度設計永續性,符
合社會公平與世代正義,總統府已於一百零五年六月八日,設置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並邀集各主
管機關首長、各類人員代表及專家學者,召開二十場會議及國是會議,提出年改會之年金改革方
案,另考試院及行政院也提出相對應之修法草案送交本院審查。然無論對年改會之改革版本或考
試院、行政院之版本,皆未見相關部會機關清楚提出改革後之財務精算報告及衝擊影響評估報
告,對於未來改革後是否確定三十年不倒?甚至改革方案有多大衝擊,影響之程度及範圍皆無從
得知。爰建請本院作成如下決議:「鑑於軍公教退撫經費及勞保基金支出不斷成長、財務狀況持
續惡化,為確保各項基金永續經營、符合社會公平與世代正義,要求行政院及考試院應於兩週
內,針對年改會及各部會所提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改革草案及勞保改
革草案等版本,提出改革後之財務精算報告及衝擊影響評估報告,以利相關年金改革法案審
查。」是否有當?請公決案─通過─
-
agenda_id:
1063701_00007
-
transcript_api:
https://ly.govapi.tw/meet/%E9%99%A2%E6%9C%83-9-3-9/transcript/1063701_00007
-
html_files:
https://ly.govapi.tw/gazette_agenda/1063701_00002/html
-
txt_files:
https://lydata.ronny-s3.click/agenda-txt/LCIDC01_1063701_00002.doc
-
ppg_gazette_url:
https://ppg.ly.gov.tw/ppg/publications/official-gazettes/106/37/01/details
-
lysayit:
lysayit:1063701_00002
|
|
-
page_end:
112
-
meet_id:
院會-9-3-9
-
speakers:
["蘇嘉全","張麗善","陳宜民","陳歐珀","林德福","江啟臣","孔文吉","吳志揚","林麗蟬","黃昭順","呂玉玲"]
-
page_start:
107
-
meetingDate:
["2017-04-14"]
-
gazette_id:
1063701
-
agenda_lcidc_ids:
["1063701_00004"]
-
meet_name:
立法院第9屆第3會期第9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國是論壇
-
agenda_id:
1063701_00009
-
transcript_api:
https://ly.govapi.tw/meet/%E9%99%A2%E6%9C%83-9-3-9/transcript/1063701_00009
-
html_files:
https://ly.govapi.tw/gazette_agenda/1063701_00004/html
-
txt_files:
https://lydata.ronny-s3.click/agenda-txt/LCIDC01_1063701_00004.doc
-
ppg_gazette_url:
https://ppg.ly.gov.tw/ppg/publications/official-gazettes/106/37/01/details
-
lysayit:
lysayit:1063701_00004
|
-
本院邱委員泰源,針對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之缺失,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101 年 6 月 18 日行政院核定修正「建構友善托育環境~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
計畫」,提供送托之幼童家長就業者托育費用補助每月 2,000 元至 4,000 元,送托具技術士
證保母照顧之幼兒,仍維持每月補助 3,000 元至 5,000 元。惟,該計劃衍生相關問題如下:
(一)不少爺爺奶奶為照顧孫子、讓兒女請領每月 2,000 到 4,000 元不等的托育津貼(親屬保
母津貼),紛紛上保母專業訓練課程,以台北市為例,親屬保母津貼上限每月領 5,000
元,因此實施以來每年上、下年度課程,報名者逐年暴增且以爺奶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限縮真正想考保母證照者。甚至有爺奶反映訓練時數 126 小時吃不消,希望減少訓
練時數,已遭行政院反對實為明智之舉。
(二)再者,依社家署資料顯示,101 年度至 105 年度具保母證照且加入社區保母系統或申請
服務登記證書之比率逐年下滑,反映具保母證照者有相當比率為從事托育服務。
(三)證照之目的在於改善托育品質,並提升有托育需求父母之送托意願,過度開放從事保
母身分的人變多,未來管理恐會混亂。
二、綜上,政府提供完善的社會福利系統以減輕家庭托育負擔,並健全發展育兒環境,乃政府
家庭政策之一,親屬保母津貼是雙薪家庭的小確幸,當政府美意疑似遭濫用,壓縮對於保
母專業訓練課程有實際需求者抑或是已具有保母證照之托育人員工作機會時,政府應有檢
討之必要。
-
本院邱委員泰源,就長期照顧服務法於今年 5 月正式施行前仍有未完善之計畫,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長期照顧服務法(以下簡稱長照法)於 104 年 5 月三讀通過至今,除長照基金財源籌措確
立調增「遺贈稅」10%、每包菸增 20 元的「菸稅」,做為長照特種基金的財源,並自 107
年度起,兩年內通盤檢討外,就整合地區現有的資源及長照法條文內容執行提出以下之質
詢:
(一)長照法第 8 條第 3 項規定:接受醫事照護之長照服務者,應經醫師出具意見書,並由
照管中心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評估。惟,醫師出具意見書應由中央邀集學者
專家討論如何執行其內容,該意見書是否有制定格式供醫療院所遵循。
(二)又長照法第 4 章規範長照機構之管理,就長照據點、設置之選定相對嚴格,於偏遠或
山區是否有考量其規格之彈性,更能因地制宜照顧地理偏遠之長照需求者。
(三)行政院 105 年 11 月 3 日第 3521 次院會,工程會陳報「推動活化閒置公共設施辦理情
形,以閒置校舍為例,由教育部與衛福部及地方政府合作,推動轉型為長照及托嬰等
社福設施使用。」,目前進度為何。
二、綜上,長期需求者日益增加,長照法法源確立後,讓需要生活及醫事長期照顧者,得到最
佳照顧,也讓自行照顧的家屬獲得喘息。蔡總統競選時之醫療政策期能強化公共醫療體系
,發展社區健康照護團隊,就此,老有所依、尊嚴終老,政府更是責無旁貸。
-
本院呂委員孫綾,獲悉媒體報導新北市八里污水處理廠承包商疑似直接將廠區未處理過之汙水排入海中,恐嚴重危及環境。新北市八里污水處理廠為亞洲最大污水處理廠,處理北北基地區所排放的生活汙水,故本席要求環保署及各相關單位,應該有所回應,維護社會大眾知的權利,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針對媒體報導八里污水處理廠將污水直接排放海洋一案,本席認為,環保署應即刻會同相
關地方政府環保單位進行稽查,將稽查結果、以及過去稽查等相關情形,一併公布社會週
知。
二、八里和淡水河域附近有多處漁場重疊,所捕撈之各式近海魚類多提供大台北所需,且淡水
河出海口海流範圍北至石門,南至桃園,若確有未處理之廢水直接排放汙染海洋,不僅底
棲性生態遭破壞,淡水海域之底泥及漁產將受波及,影響範圍甚廣。
三、查八里污水處理廠營運管理係遵照民國 80 年 11 月 5 日行政院公共建設督導會報「淡水河
系污水下水道系統由臺北市政府成立專責管理單位,臺灣省部分則委託臺北市政府辦理」
之指示,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衛工處自民國 86 年 6 月起受行政院委託代管並操作維護營運
迄今,惟該委託迄今已歷經二十年,中央必須因應時空環境變化,全面檢討其定位及管理
方式。
四、又對於污水處理廠之監管,雖訂有「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惟八里污水
處理廠未被納入為應設置自動監測系統之設施;另查內政部營建署現訂有「公共污水處理
廠評鑑作業要點」,其評鑑範圍包含公共污水處理廠管理、操作、維護等;政府將汙水處
理作業外包民間企業營運時,應由第三方來做監測,以避免造假弊端與及時反映現況;因
此,環保署應與地方環保相關單位,對於附近環境與生態影響,建立監測系統,以利於隨
時監控預警。
五、本席要求行政院,應就上述公布從過去至今稽查相關情形、建立監測系統及全面性檢討八
里汙水廠定位等三項訴求提出回應。
-
本院劉委員世芳,有鑑於我國矯正機關目前總計 42,268 人次服刑中,惟依據法務部 106 年度各矯正機關給養費每人每月月支標準表,成年收容人每月伙食費僅編列 1,800 元,平均每人每日之伙食費僅 60 元整;即便少年收容人之伙食費亦僅編列 2,400 元,顯與社會普遍膳食費用認知有極大差距,恐無法維持收容人人體正常營養需求,亦未符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之規定。爰此,建請法務部基於人權考量,依衛生福利部所公布之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檢討各監所伙食菜單,俾改善收容人膳食給養品質,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監獄制度所定監犯之處遇,應以使其悛悔自新,重適社會生活為基本目的。公民與政治權
利國際公約第 10 條規定,自由被剝奪之人,應受合於人道及尊重其天賦人格尊嚴之處遇。
聯合國大會一九九○年第 45/111 號決議內容指出,對於所有囚犯,均應尊重其作為人而固
有的尊嚴和價值。
二、又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有關飲食部分規定,在監人食物之營養價值,應足夠
維持健康及體力之需要,品質需合格,調製應適宜,並使之按時進食。
三、經查,法務部矯正機關 106 年收容人給養費用預算編列約 15.62 億元,以供各監所採購炊食
所需食材,成年收容人每月伙食費僅編列 1,800 元,平均每人每日伙食費僅有 60 元經費,
恐有無法維持收容人正常營養需求之虞。
四、綜上所述,建請法務部矯正署參採國際規範及專家學者意見,並依衛生福利部所公布之國
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檢討各監所伙食菜單,評估適度提高收容人給養費用預算,
俾改善收容人膳食營養與維護監獄基本人權。
-
本院段委員宜康,有鑑於公共電視之成立,係為建立服務公眾之大眾傳播,維護國民知的權利;為落實公共電視之新聞自主,並兼顧基層員工之權利,建請行政院於提名勞工董事候選人時,應要求組長以上幹部不得擔任勞工董事,以符合勞工董事之代表性,貼近基層勞工之聲音。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公共電視之成立,係為增進人民對新聞事件和公共事務的瞭解,善盡媒體監督政府的第四
權責任。因此,公共電視之新聞獨立性及員工之自主性應受到應有之保障,並且員工應有
代表實質參與公視之治理。
二、公共電視法第十三條:「公視基金會設董事會,由董事十七人至二十一人組織之,依下列
程序產生之……由行政院提名董、監事候選人,提交審查委員會以四分之三以上之多數同
意後,送請行政院院長聘任之。」「選任董事時應顧及性別及族群之代表性,並考量教育
、藝文、學術、傳播及其他專業代表之均衡。」
三、為顧及勞工董事之代表性,爰建請行政院於提出勞工董事候選人時,應排除組長以上幹部
擔任,以符合基層勞工的實質參與。
-
本院許委員淑華,針對媒體報導過去十個月陸客來台人數大減一一二萬人次,估計觀光業損失達五五○億元,飯店、旅行業、夜市攤商皆受重創。建請行政院在推動政策之前必須審慎評估其相關風險,以免造成更大的衝擊。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政府決策的成敗虛實,從來不只是一個數字問題,而必須檢視它對民生的損益。媒體報導
,過去十個月陸客來台人數大減一一二萬人次,估計觀光業損失達五五○億元,飯店、旅
行業、夜市攤商皆受重創。交通部觀光局立刻反駁說,其他地區來台旅客增加一○六萬人
次,帶來四二八億元商機,有效抵銷陸客衰減的衝擊。
二、肯定政府開拓東南亞等其他地區觀光客源的努力;但要問的是:陸客衰減的衝擊真這麼容
易被抵銷嗎?若果真如此,那麼,為何目前全台有三、四千輛遊覽車因為無客可攬正等待
出售?又為何全台各地都有旅館因客源不繼而決定出售,僅南台灣就有五十多家等待轉手
?又為何連專門經營日本客的觀光飯店,營收也隨之下降?復興航空又為何草草宣布停業
?
三、統計數字是冰冷的,但如果把五百多億的觀光損失回歸到個別業者身上,包括那些開不出
去的遊覽車、那些等不到客人的旅店、那些生意變差的小吃攤,政府能想像有多少員工、
多少家庭因此而受苦嗎?由於陸客銳減,士林夜市去年底即爆出攤商「退租潮」,花蓮的
民宿和景點成了重災區,陸客必訪的日月潭則出現「殭屍艇」。試問:為什麼觀光局宣稱
「創新高」的外國觀光客,無法填補陸客在旅店、夜市、景區留下的空缺?
四、陸客銳減是由於蔡總統兩岸政策改弦易轍所致,但是,兩岸關係急凍引發的負作用卻遠大
於此。回顧近一年來發生的種種,包括:許多大陸台商陷於夾縫處境,甚至遭到查稅及各
種行政刁難;陸生來台就學減少,不利兩岸青年交流;兩岸對話管道中斷,發生間諜案或
詐欺等犯罪事件,雙方無法再作有效溝通。此外,兩岸在外交戰場的角力升溫,引發我邦
交國被奪、國際會議參與遇挫、官員出訪遭矮化之事件頻傳。這林林總總,政府都覺得是
必要且划得來的代價嗎?
五、如果付出昂貴的代價,而能換得國家尊嚴,多數民眾也許會覺得這是值得的事。問題是,
如果付出龐大的代價,卻只換得兩岸間升高的惡意及衝突的危險,大家仍會覺得這是值得
的事嗎?再說,所謂的「國家尊嚴」要如何定義?是主政者的威風和神勇,還是獨派人士
「仇中」情緒的滿足?這是幫國家找到更光明的出口,還是為台灣招來更大的災禍?最令
人不解的是:這樣的政策導致多少基層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行政院真的沒有絲毫感到不忍
或不安嗎?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年金改革箭在弦上,目前竟然出現一府(年改會)、三院(行政院、考試院和立法院民進黨版)和一部(國防部軍人)的版本,讓民眾看得眼花繚亂。建請行政院,年金改革不只是冷冰冰的科學問題,也不是以偽民主方式處置少數人的財產權,更是嚴肅的「仁道」問題。基於雇主身分的政府,應當謙卑地理解被改革對象的心聲,儘量信守尊重、誠信和信賴保護原則,絕非以製造職業對立、世代衝突的政治手段來達成目標。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年金改革箭在弦上,目前竟然出現一府(年改會)、三院(行政院、考試院和立法院民進
黨版)和一部(國防部軍人)的版本,讓民眾看得眼花繚亂。身為年金改革召集人的副總
統陳建仁指出,年改應以科學為基礎,按照精算數據來規劃,修法是以民主審議為依歸,
以確保基金永續和世代共享,但他卻在感謝行政院和考試院通過年改方案之餘,直批考試
院版本與永續目標背道而馳。
二、我們同意副總統關於年改有「科學實證」的看法,卻和社會大眾一樣覺得年改會其實並不
科學,也不民主,特別提出以下問題就教年改會。
三、既謂年改會方案是參照精算數據的科學實證來設計,為何總統府至今從未拿出白紙黑字的
精算報告,供各界檢視?考試院的銓敘部沒有,行政院所屬的教育部、勞動部也沒有,不
就是跟年改會有樣學樣?年改會從組成開始,到開會的各說各話,沒有精算依據,毫無科
學可言,更由多數人去檢討和分配少數(軍公教)的財產權,製造職業對立,世代衝突,
又符合什麼民主?
四、所有的職業別年金都有財務失衡的問題,相對於教師(舊)退撫在 119 年,公務員(舊)
退撫在 120 年破產,人數最多、金額最大的勞保在 116 年破產,可說最為嚴重,因此應優
先改革勞保才算科學。但年改會自始即避重就輕,例如副總統曾畫了公務員退撫基金入不
敷出的示意圖,卻刻意不畫勞保入不敷出的圖來對照,證明年改是劍指公教人員。他又說
年改應該思考「加速優惠存款走入歷史、延長年資採計期間、加速降低退休所得替代率」
,則應當適用於所有的軍公教勞保,而行政院版將年改會規劃勞保費率調漲至 18%作法,
改為只提高到 12%,比府版寬鬆,簡直就是緩其所急,召集人視而不見,卻單獨指摘考試
院,不是大小眼嗎?打個科學的比喻,如果針對缺水問題比較輕微的北部地區優先限水,
這算科學嗎?
五、年改不能只考量財政問題,也要注意對經濟的負面衝擊及對年金的反噬。減少給付或調升
保費、延後退休等作為,都將會減少家庭消費、企業投資,進而衝擊所得成長,限縮年金
財源收入,甚至增加長照和救助等社福支出。年改會缺乏財經專家的參與,欠缺經濟衝擊
的科學分析能力,精算報告自是不夠精確,何妨請國發會先分析各版本的經濟衝擊,再做
科學的決策也不遲?
六、科學的年改不應該只有減法,也應該有加法的邏輯。年金制度出現問題,最主要是所得成
長率和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併發所致,因此提高各個年金制度的投資報酬率,鼓勵生育
和全力拚經濟才是正辦。最近一項民調顯示高達 6 成以上民眾寄望政府拚經濟,顯示蔡政
府的兩岸政策、新南向政策和轉型正義都不利經濟發展和所得成長,年改恐怕更讓年輕人
不婚不生,反而拖累年金制度。
七、政府一直說年金會使財政破產,但最近又提出近 9 千億元的前瞻建設計畫,為何突然之間
財政又不是問題了?財政惡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蚊子館建設太多,請問盤點了這些蚊
子建設了嗎?要不要先盤點、消化或活化這些蚊子館?前瞻建設有科學地掌握急遽老化、
少子化的人口趨勢嗎?
八、年金改革不只是冷冰冰的科學問題,也不是以偽民主方式處置少數人的財產權,更是嚴肅
的「仁道」問題。基於雇主身分的政府,應當謙卑地理解被改革對象的心聲,儘量信守尊
重、誠信和信賴保護原則,絕非以製造職業對立、世代衝突的政治手段來達成目標。行政
院既然緩其所急,對財務問題嚴峻的勞保改革既然可以比年改會版本還寬鬆,則考試院的
版本無需急其所緩,也就無可厚非了。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兩岸關係穩定,台灣才能安定發展;兩岸關係動盪,不但激化了內部的民意對抗,台灣的國際空間與經貿活動也受到大陸的擠壓,相信不是任何執政當局所樂見。在兩岸官方互動停擺將近 1 年後,政府似乎有意對大陸釋出善意,外交部長李大維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最近相繼對兩岸非國與國關係做出明確的宣示。因此建請行政院應該回到兩岸相關協議有關台灣民眾人身自由的保障機制中,通過官方管道的訊息傳遞,讓大陸感受到蔡政府對透過兩岸協議解決問題的誠意。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兩岸關係穩定,台灣才能安定發展;兩岸關係動盪,不但激化了內部的民意對抗,台灣的
國際空間與經貿活動也受到大陸的擠壓,相信不是任何執政當局所樂見。在兩岸官方互動
停擺將近 1 年後,蔡政府似乎有意對大陸釋出善意,外交部長李大維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
最近相繼對兩岸非國與國關係做出明確的宣示,大陸隨即接受了這份善意,海協會長陳德
銘立刻回應,希望「作為一個國家的兩個還分治著的機構授權代表」訪問台灣。顯然雙方
都有意恢復交流關係。
二、由於兩岸之間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兩岸民間互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問題層出不窮
,稍有不慎即可能破壞兩岸關係改善的氛圍。國民黨執政時代,兩岸官方有一定的互信,
溝通管道暢通,很多意外事件可以在第一時間溝通化解,現在已經無法做到及時的溝通處
理,一些芝麻綠豆小事或無足輕重小人物的惡意言行,往往演變成網路相互霸凌,引爆兩
岸民粹衝突,一而再,再而三,對兩岸關係的傷害既深且重。
三、互聯網時代的兩岸關係已不再是單純的兩岸官方關係,兩岸民意或多或少對決策層會產生
牽制性影響力,尤其台灣社會意見多元,反對黨和民間力量對政府有很強的制衡能力,政
黨行為受選票左右,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按照既定政策方針行事,經常必須隨風轉舵。
四、換句話說,兩岸關係已進入「雙層博弈階段」,許多兩岸衝突事件若引起兩岸民間反彈,
就很容易讓兩岸官方陷入被動。雙層博弈的主要影響未必在政策方向,而在衝突事件。民
粹往往升高兩岸敵對氛圍,進而讓兩岸官方疲於應付危機處理,其結果就是使得兩岸的政
治接觸、乃至互信的累積受到波及,進而延緩兩岸關係改善的時程。
五、以此次李明哲事件為例,其妻子曾舉行過多次記者會,希望得知真相,但都未產生效果,
因而放棄循律師正常管道,轉而訴諸國際人權組織,改採抗爭手段。這對民意支持度低落
的蔡英文而言,自然構成沉重的政治壓力,其結果就是暫緩改善兩岸關係的步伐。
六、問題在於,李明哲案並非單純的兩岸關係事件,而是與大陸國安體系相關事件,依據大陸
體制,國安與國務院甚至中共中央辦公廳之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彼此間沒有任何
溝通關係,李明哲事件絕非國台辦或任何其他涉台單位可以處理的,若政府迫於民意壓力
而在此問題上與大陸對抗,不僅無法營救李明哲,反而會使得問題複雜化,延宕相關問題
的處理。
七、兩岸雖然曾簽署《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後續還在《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
協議》中就台商的人身自由與安全保障達成共識,但大陸一直未在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的問
題上鬆口,而且大陸公安部門也在實際操作中將「拘留」排除在「限制人身自由」範疇外
,不必向台灣通報,這就使得李明哲事件的處理更加複雜,並非單純的兩岸協商和法律手
段可以解決。
八、顯然,這也讓兩岸雙方陷入了一種僵局,兩岸關係可能眼睜睜地走向危機擴大化的境地。
不過,兩岸議題雖然看起來有廣泛的民間參與度,但實質上仍然是高度菁英化的決策模式
,民意反而常常被用來作為逼迫對方讓步的籌碼。執政者若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其實還是
有能力掌控政策方向。
九、政府應該回到兩岸共打和投保協議有關台灣民眾人身自由的保障機制中,通過官方管道的
訊息傳遞,讓大陸感受到蔡政府對透過兩岸協議解決問題的誠意,要求獲得李明哲現況基
本的訊息,以照顧家屬和社會輿論的關切。雖然這涉及大陸國安議題,但台灣有權對大陸
提出照顧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讓大陸方面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危機
也可能是轉機,如果台灣方面在既有機制中尋找解決辦法,還是有可能逐步累積雙方互信
,這樣不僅可以緩解糾紛,還能為兩岸關係的改善創造條件。
-
本院許委員淑華,針對行政院去年底宣布暫緩解禁福島食品進口後,台日關係一度陷於低潮,但最近突然出現轉熱跡象。日本政府日前派遣總務省副大臣赤間二郎來台參加「魅力日本」的宣傳活動,這是一九七二年台日斷交後日本官員訪台的最高層級。問題是,赤間訪台期間卻不談日本魅力,反而大談福島食品議題,盼台灣早日解禁。從外交戰略的角度看,建請行政院應善用台灣反核食的民意,繼續延緩解禁福島核食進口,藉此向日本爭取更多實質的政治利益,達到台日關係真正的突破。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行政院去年底宣布暫緩解禁福島食品進口後,台日關係一度陷於低潮,但最近突然出現轉
熱跡象。日本政府日前派遣總務省副大臣赤間二郎來台參加「魅力日本」的宣傳活動,這
是一九七二年台日斷交後日本官員訪台的最高層級。過去日本對於台日官方互訪一向保持
低調,唯恐觸怒中共,這次卻大鳴大放;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稱赤間訪台是一項極有意義
的活動,而安倍首相也盛讚台灣是最好的「價值同盟」。此舉,被解讀為台日關係的一大
突破。
二、實情果真如此嗎?恐怕不然。事隔數日,日本媒體即以頭條砲轟台灣海調船擅闖釣魚台海
域,且次數多達八次,創歷年新高,均未經日方許可。報導還稱,這類行為「不能被容許
」。我科技部則聲明,海調船的作業均未超出我方專屬海域的範圍,我方不可能為了迎合
日本而提出申請。由此可見,所謂台日關係的友好或突破仍未脫日方「兩手策略」的手法
,不能只看一時或僅看表面。
三、日本對赤間來訪為何如此「主動」,政府反而顯得被動?這次赤間來台,是由日本交流協
會主動發布消息;而安倍誇讚台日關係,則是在與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馨祐私下會面時所
說的話,卻由內閣府主動對外發布,顯示這是日本政府刻意對台灣人民釋放善意。問題是
,赤間訪台期間卻不談日本魅力,反而大談福島食品議題,盼台灣早日解禁。可見,赤間
訪台目的不在行銷日本觀光,而在宣揚福島食品的安全性;這個敏感議題,是讓政府保持
異常低調的主因。
四、日本的民族性一向崇強欺弱,它崇拜強者,卻瞧不起弱者。套用在對外關係上,當你頻頻
向他示好,他會看不起你;但如果你對他強硬,他反而會向你撒嬌示好。這次赤間訪台與
安倍的談話,表面上是台日政治關係的提升,其實就是日本對台灣人民的「撒嬌」。然而
,赤間空手而回,日本不免要「轉嬌為嗔」,因此拿海調船在釣魚台海域研究的問題大作
文章,怒控我船隻擅闖其海域。
五、有媒體把赤間訪台解讀為是台日關係突破的「新常態」,其實,從台日兩國交手的歷史看
,這並非日本政府首度如此作法。馬政府時期,日本因擔心馬英九推動兩岸和解會造成兩
岸在釣魚台問題上聯手,因而主動打破慣例,與台灣簽署《台日漁業協議》,開放台灣漁
民到日本主張之海域捕魚。換言之,這只是日本「舊常態」的一種策略運用。
六、那麼,赤間訪台可以稱為台日關係的大突破嗎?就職務而言,總務省的權責接近我國的內
政部,是負責地方自治及行政統籌的部會,其敏感性遠不如防衛省及外務省。從級別看,
「副大臣」的角色不如大臣具有政治象徵,也不如政務官具有實際權力。從行程安排看,
赤間此次來台是參加「魅力日本」的民間交流活動,而無任何正式的官方拜會。至於安倍
說台日關係友好,則只是一種口惠而實不至的表達,日本並未突破「七二體制」的框架。
-
本院許委員淑華,針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2013 年調查結果,各國專業人才外移以台灣最嚴重,專業人才占外移人口達 61.1%,居世界第一;另依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全球人才預估報告,至 2021年台灣將成為人才最為短缺的國家。根據調查,人才外流的關鍵因素是薪資太低,缺乏競爭力。但是薪資太低是結果,真正原因在於產業空洞化;而產業之所以空洞化,則是在對大陸閉鎖的產業政策下,與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市場隔絕,投資環境惡化,尤其是欠缺投資標的和市場機會,產業和人才只好結伴出走。高等教育普及、人力素質優異是台灣人才國際競爭力的來源,要求行政院及其所屬主管機關應研擬相關政策留住這些優秀的子弟,並應注意不管是留才或攬才,根本之道就是創造自由、開放的產業發展環境,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20 世紀美國能夠成為世界強國,靠的就是開放的移民政策,把世界各國優秀人才經由留學
、工作等多元管道吸往美國,近年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公布的 2013 年調查結果,各國專業人才外移以台灣最嚴重,專業人才占外移人口達 61.1%
,居世界第一;另依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全球人才預估報告
,由於人才外流,同時未能吸引外來人才,至 2021 年台灣將成為人才最為短缺的國家。長
此以往,台灣的國力將逐漸淪喪。
二、要把好的人才留下來,並且吸引跨國人才,其道理和方法其實非常清楚,就是要有好的環
境,這個環境以產業作為核心,外在方面加上適當的配套措施,例如大開大闔的移民政策
、教育政策等。
三、1950 至 1970 年代,台灣曾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年輕學子
的夢想就只是考上台大,然後到美國留學,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主要原因是台灣的經濟
落後,就業機會短缺,僅能利用低廉勞力吸引勞力密集產業投資;而美國利用其開放的移
民政策,吸引並留下了包括台灣的大批一流人才。
四、1970 年外國出生人員占美國就業人數僅 5%,1990 年增至 9%,2004 年復升至 14%;科技重
鎮的加州在相對應時間外國出生員工占比則從 10%、25%攀升到 33%。根據調查,1990 年
加州矽谷高科技公司來自亞洲出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中,以來自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所占最
高,達一半以上。此外,1998 年由前述中國人擔任 CEO 的矽谷高科技公司家數占了 17%,
對矽谷高科技產業發展起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五、到了 1980 年新竹科學園區啟動,台灣產業結構逐步轉型,留在美國的科技人才開始返鄉。
1980 年代後期,新興科技產業快速成長,科學園區新創立的公司中,創辦人有來自美國的
台灣人占了 1/3,這些人大部分是早期在台灣出生、大學畢業,然後前往美國深造的學子,
台、美之間從單向人才外流轉為雙向人才良性循環,關鍵就在產業。
六、由於具有科技專長以及語言優勢,這些鮭魚返鄉的創業家穿梭於太平洋和台灣海峽兩個兩
岸,運用三地互補優勢,進行全球難得的最佳布局,創造出貫穿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的
創新走廊,締造了美國《商業周刊》2005 年以〈台灣為何重要〉為封面故事,宣稱台灣是
「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的黃金時代。
七、近 30 年來,全球經濟重心逐漸往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移轉,大陸經濟和產業發展進入深
水區,亟需各類人才。除了在教育方面積極擴大投資,政府當局陸續推出百人計畫、千人
計畫,提供一次性金錢補助、免費住屋等誘因吸引外來人才,2016 年大陸核發永久居留證
就增長 163%;依據 OXFORD ECONOMICS 的推估,至 2021 年,大陸人才竟可以達到平衡
。
八、反觀台灣,不僅無法吸引外來人才,本地人才更是大舉外流。根據調查,人才外流的關鍵
因素是薪資太低,缺乏競爭力。但是薪資太低是結果,真正原因在於產業空洞化;而產業
之所以空洞化,則是在對大陸閉鎖的產業政策下,與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市場隔絕,投資
環境惡化,尤其是欠缺投資標的和市場機會,產業和人才只好結伴出走。
九、以去年為例,蔡英文總統說要以拚經濟為優先,但是新設立公司平均資本額 375 萬元,僅
達馬政府 8 年平均資本額 517 萬元的 7 成。林全院長去年 6 月在三三會的演講強調,外國
直接投資(FDI)不會作為新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就業機會才是;但是去年台灣
就業增加率僅 0.62%,不到馬政府 8 年平均 1.06%的 6 成,而台灣卻同時有 50~100 萬人在
大陸就業,且以青壯、高階、專業及主管人才為主,形成楚才晉用的強烈對比。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政府的能源轉型計畫是以全面廢核的「非核家園」為出發點,也是政策核心;台灣當然要發展綠電,但不能以廢核為前提,台灣發展綠電條件有其限制,強行推動的結果,不是讓台灣陷入缺電危機,就是碳排放與空汙大增,甚至可能兩者兼具,加上財務與經濟效益考量,建請行政院應有擔當調整能源政策。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蔡英文總統巡視林口電廠,再次保證今年夏天供電穩定,強調「現在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時
刻,台灣每一步都不能走錯。」不過,看看國外案例,民進黨的「能源轉型」已讓台灣走
上錯誤的不歸路。政府的能源轉型計畫是以全面廢核的「非核家園」為出發點,也是政策
核心;廢核將減少 16~18%的供電量,政府規畫以大幅增加風力、太陽能等綠電取代,計
畫在 2025 年全面廢核後,綠電比例提高到 20%。聽起來言之成理,以無汙染綠電取代核電
,誰曰不宜?
二、但是,政府與反核人士從未誠實說出、也從未正視廢核後碳排放與空汙必定提高的事實。
須知,綠電先天的缺點是不穩定,無法做為基載承擔穩定供電的責任。德國廢核後全力發
展綠電,在強大的工業基礎支持下,績效雖然不差,但曾經歷過在某一天綠電發電量超過
一半,數月後的某一天卻只剩下 1%左右的情況。因此,綠電不可能替代核電作為基載電力
,結果是必須增加火力發電機組才能彌補。不論是使用生煤或天然氣,碳排放與空汙必然
增加。在全球減少碳排放的風潮中,德國號稱是綠電大國,但去年碳排放量仍增加近 1%。
三、由政府的政策規畫可以看出,台灣已難逃空汙與碳排放量增加的命運。國內最大的碳排放
量來自發電,占比接近 4 成;為了廢核後要彌補電力不足,政府必須增加火電,大潭緊急
發電機組、幾個原已打消的火力發電廠計畫再度被拿到檯面;台電過去每年要用 3000 萬噸
生煤發電,未來合計將會增加到 3600 萬噸,總統說「科技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因此
火電的排放與汙染可降低,但現有科技再進步,只要增加火電,排放與汙染必然增加,科
技只是讓其增加量較過去少,而不是讓其「歸零」。
四、亞洲固然有許多國家,包括大陸、印度及幾個中東國家,不僅原來的核電廠興建計畫如常
進行,也有新增計畫在推動;即使先進國家亦雷同;法國與美國幾座核電廠去年才通過延
役,政府要求的是強化安全措施。即使在福島事件後決定全面廢核的國家如瑞士,經國會
表決通過要在 2034 年全面放棄核電,但去年國會又表決通過廢除了「廢核條款」,理由是
沒有必要將目前運作績效良好而安全的核電預設除役時限;比利時雖然宣布不延長核電,
但事實上仍保留彈性;更別提福島事件直接的受害國日本,縱然一度全面停止核電廠運作
,但也早已重新啟動核電廠廠。
五、政府與反核人士把全面廢核說成是全球趨勢、普世價值,是百分之百的謊言;而且這些繼
續使用核電的國家,絕對不是那些能「不顧人民死活、不環保」的開發中國家或獨裁政權
,反而是民主先進國家占一半。國內時常稱讚最環保、要取法的北歐國家中,瑞典核電占 4
成、芬蘭 3 成、丹麥 1 成,其他國家如瑞士占 4 成、法國占 7 成,依照反核人士「廢核是
環保」的說法,歐洲國家顯然是最不環保嗎?
六、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挑戰下,各國正聯手減碳、降低碳排放,在基載電力中,核電反而
是最環保、最無排放的發電方式,氣候專家多次聯名發表聲明,主張核電是減碳必要手段
,瑞典、瑞士曾有意廢核,但不論是公投或是民調皆顯示,社會反而認為減碳因應全球暖
化,才是首要的環保議題。大陸承諾達成巴黎會議的減碳承諾,依恃的是其核電的增加,
德國廢核發展綠電卻仍難逃排碳增加,這些都值得政府與反核人士深思。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清泉崗爆發國軍涉毒醜聞,國防部長馮世寬直指校園尿液篩檢陽性比率是國軍的五十八倍,點出校園毒品氾濫的嚴重性,也說明新兵將毒品帶入軍營的事實。必須正視的是,青少年吸毒問題已危及下一個世代的心志和健康,這是不可輕忽的國安危機。要求行政院必須盤整戰力,加速修法,調整少年處遇制度,培養專業志工投入,有效社區動員,擴大青少年人際支持網,善用大數據打擊毒網,協調各部會齊一腳步,才能消除毒害。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清泉崗爆發國軍涉毒醜聞,國防部長馮世寬直指校園尿液篩檢陽性比率是國軍的五十八倍
,點出校園毒品氾濫的嚴重性,也說明新兵將毒品帶入軍營的事實。蔡總統曾多次向毒品
犯罪宣戰,強調「零容忍」,並把校園反毒列為掃毒重點。必須正視的是,青少年吸毒問
題已危及下一個世代的心志和健康,這是不可輕忽的國安危機。
二、根據警政署統計,民國九十四年到一○三年查獲少年沾染二級毒品人數增加三到五成,三
級毒品更增加十五倍。北市三月執行「封城掃毒」專案,查獲一九五人,其中不少販毒者
是透過中輟生將毒品賣進校園,台北市甚至每年都會接獲小學生濫用毒品的通報案例。
三、台灣青少年接觸毒品的年齡,平均在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且幾乎沒有城鄉之別。原因是
,販毒集團的手法非常多樣化,除利用學生在同儕之間販毒,並將毒品摻入香菸、糖果、
飲料之中,讓青少年在不知不覺間染上毒癮。不僅如此,毒品的嚴重性往往遭到淡化或遮
掩,官方數字存在很大的黑數。台灣成癮科學會理事長林滄耀認為,每百名學生吸毒,約
僅五件會被通報。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徹底革除「打假球」心態,否則,若任由各地機構
虛偽造假、欺上瞞下,校園反毒口號喊得再響,也不會有任何效果。
四、許多教育人員存有「通報越少越好」的心態,以致警方與教育單位掌握的學生吸毒人數,
落差多達十倍。據調查,近兩成青少年最初接觸毒品是在校園,但因教育人員態度消極或
辨識能力不足,加上家長過度保護子女不願配合,或者教育人員擔心司法太早介入易使學
生被標籤化;這些因素均導致前置處理遲緩,後來即越難戒除。
五、新型毒品不斷冒出,少年周遭唾手可得,軟糖、巧克力、跳跳糖、果凍等零食都有可能是
糖衣毒品。目前全球新興毒品至少六百種,但我國只公告廿三種,不到百分之四,不足以
抵擋毒品洪流。而且,即使公告了新興毒品,但若未列入一、二級毒品,只要持有未超過
二十公克,僅能處以罰鍰。毒犯利用此一巧門化整為零販賣,青少年最常使用的 K 他命就
因只列三級毒品,披著「流行」的外衣大行其道。這是法律的缺口。
六、檢警調追查海洛因、安非他命常有斬獲,但對新興毒品卻有心無力;除了販毒通路暢便、
政府法規與現況脫節等原因外,檢驗更是一大問題。國內缺乏專責新興毒品檢驗單位,法
醫所即便有能力篩檢,但人力奇缺,無從建立新興毒品的完整資料庫以供比對。若委託民
間機構篩檢,一種成分就要五千到一萬元,而一個檢體通常要驗二百多種成分,不勝負荷
。而且,此一領域由於政府無暇顧及,經費往往少得可憐。
七、司法部門步調不一,屢有檢警費力查獲毒梟,卻被法官大筆一揮放人。檢院不能共體時艱
,不僅讓毒販偷笑,也淘空反毒堡壘的基石。販毒產銷體系頑強,毒犯再犯率高達七成;
許多人吸毒五年後,即「升級」成為毒販,這是一個不斷擴大並下墜的深淵。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交通部長賀陳旦拋出「郵差做長照」的構想,要利用郵局網路及郵差人力關懷偏鄉老人,透過送餐、探視等方式建立通報機制,完成長照的「最後一哩路」。但是,如果不能釐清「服務」和「業務」的界線,並規劃出可以有效運作的模式,則任何夢幻美意都只是想像,不可能持久。台灣許多郵差都具有善良、可親的本性,有些人也早就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做著探視及服務老弱的工作。這些,自都令人感佩。但無論如何,建請行政院要推動「郵差做長照」的工作,必須要有更務實可行的規劃,不能光憑浪漫或天馬行空的想像,更不能把郵差當成可以隨意差遣、壓榨的勞工。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交通部長賀陳旦拋出「郵差做長照」的構想,要利用郵局網路及郵差人力關懷偏鄉老人,
透過送餐、探視等方式建立通報機制,完成長照的「最後一哩路」。對於賀陳旦的發想,
外界的反應是驚訝多於認同,郵政工會更大表不滿,認為應先解決人力不足問題。衛福部
長陳時中則直言,長照非交通部職掌,郵局直接做長照「可行性不高」。
二、賀陳旦的構想沒有贏得社會的掌聲,有幾個原因:第一,他把長照想得太簡單,以為送餐
、探視等服務就是照顧老人,這矮化了長照的內容。第二,他把「郵政經營」和「社會責
任」混為一談,以為郵差送信順便探視老人兩件事可以任意連結、同時兼顧;殊不知,這
可能導致事情兩頭落空。第三,政府在一例一休政策中高唱勞工權益,賀陳旦不能解決郵
差目前的血汗加班現象,卻還要為他們增加新工作項目,郵差當然憤怒。
三、事實上,「郵局做長照」並不是賀陳旦個人的創新發明。二○一三年底,日本郵便公司開
闢「向老人問安」、「代購用品」等業務時,中華郵政即考慮跟進,但迄未付諸行動。當
時的想法是,郵政系統遍布全台都會和偏鄉,擁有上萬名熟知區域路徑和通曉社區人情的
郵差,可以提供地方銀髮族貼心的服務。
四、這樣的構想當然不錯,但是,如果不能釐清「服務」和「業務」的界線,並規劃出可以有
效運作的模式,則任何夢幻美意都只是想像,不可能持久。以日本郵局的作法為例,其服
務方式是採取「會員制」,會員每月繳交一○五○日圓(約三百元台幣)的基本費,郵差
則每月探視入會老人一次,並提供必要協助,同時將長者的情況回報給其不同住之家屬。
如果每月再多繳二四○元,郵差可以每天致電慰問,並協助老人代購日常用品送上。
五、日本郵局提供的銀髮服務,基本上是「業務」,而不是「社會服務」。而且,內容僅止於
基本的月探視、日電詢及採購服務等,目的在協助親人能掌握老人的狀況,而不是直接介
入照護。也因此,當賀陳旦語焉不詳地談到「郵差做長照」時,一般民眾即不免誤以為郵
差還要幫忙照顧老人起居,覺得難以想像。對現職郵差而言,更容易感到排斥,覺得自己
的專業是送信,已夠奔波辛勞,怎麼可能一夕變成「看護」?
六、日本郵便公司開辦「銀髮事業」,並不是為了要配合政府政策,而是對準時代的需要,推
進郵政事業的轉型,以降低虧損。為此,日本郵政特別成立了新的事業部,叫「郵局守望
相助服務」,來推廣這項業務。即使如此,有些日本老人或家屬對於郵差登門入室的服務
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唯恐「引狼入室」。因此,當賀陳旦談到郵差兼做長照,聲稱是在
盡「社會責任」時,他不僅傳達了錯誤的訊息,彷彿探視老人是每名郵差的附帶義務;他
更混淆了中華郵政的經營本質,彷彿所有公營機構都有義務不計代價地配合政策行事。這
些,都是極易誤導的觀念,也可見賀陳旦對此構想缺乏深思熟慮,卻對長照流於一廂情願
的附和。試想,要完成「長照的最後一哩路」,豈是光憑萬名郵差大軍即可成事?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今年的 4 月 7 日言論自由日相較於往年,可以說別有意含。而台灣今天要面對的「言論自由」議題,應是聚焦於如何在網路資訊無遠弗屆串流下,所衍生的言論自由被濫用的新課題。針對傳言行政院要建立第三方事實查核機制時,建請有關第三方事實查核機制,並不是行政院及其所屬相關機關應該介入的,只能針對不實報導或「假新聞」予以及時回應,並在正視濫用新聞自由的禍害,與防範言論自由受到干擾、限縮的兩難當中要取得平衡點,以免干預言論自由。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今年的 4 月 7 日相較於往年,可以說別有意含。因為這一天正是蔡政府為紀念在當年威權
時代實施言論管制下,堅持言論自由不惜以身殉難的鄭南榕自焚之日。蔡政府於是把 4 月 7
日設定為言論自由日,用以緬懷、肯定鄭南榕堅持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行止,算起來也堪
稱是用心良苦。
二、然而,選定這一天當做言論自由日,雖然說有紀念先烈的意含,但台灣從 1988 年宣告解除
報禁以來,言論自由其實已經逐步落實。到了今天,在整個世界有關新聞自由的評比中,
更是名列前茅。從而在今天台灣已經基本落實言論自由的情境下,有關「言論自由」議題
的探討,顯然台灣已跨越政治力干擾人民表意自由的歷史天塹。我們認為,台灣今天要面
對的「言論自由」議題,應是聚焦於如何在網路資訊無遠弗屆串流下,所衍生的言論自由
被濫用的新課題。
三、談到在網路世界言論自由被濫用,準確來講絕對不是單獨只存在於台灣的特有現象。事實
上,有關言論自由被濫用,內政部長葉俊榮在今年 3 月 15 日就曾談到當前言論自由所面臨
的三個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有關網路仇恨性言論、宣洩式言論所形成的網路霸凌現象。
四、本月 5 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審議通過的匯流五法中的「數位通訊傳播法」,
針對網路霸凌議題,NCC 表示官方的立場強調的是網路自律。但是針對網路上公然侮辱或
者網路霸凌等不當文章或 PO 文,新法將授權 ISP 業者可以在發現內容不當下自行下架;又
或者受害者在發現不當文章時,也可以直接請求業者應下架不當 PO 文。
五、除此之外,政務委員唐鳳更在日前回應中國時報社論時,針對傳言行政院要建立第三方事
實查核機制時,明白表態,認為有關第三方事實查核機制,並不是政府應該介入的,政府
只能針對不實報導或「假新聞」予以及時回應。
六、相較於林內閣三個不同部會首長針對網路霸凌現象或「假新聞」的回應或立場表述,不論
是提及已構成對言論自由的挑戰,或表示等立法院通過「數位通訊傳播法」後,就可於法
有據地讓 ISP 業者自行下架,或應受害者之請下架不當 PO 文;乃至於消極地表示,政府不
該介入第三方查核機制的建構與運作。同樣也飽受網路假新聞之害的歐美民主體制、新聞
自由國家,又是如何回應這個言論自由的新挑戰呢?
七、就在政府官方還在做出提醒、預告或澄清之際,部分歐美國家已經從「坐而談」推進到「
起而行」的階段。以美國為例,社群網路最主要平台之一的臉書在 5 日公開宣佈,將提供
1,400 萬美元贊助「新聞誠信計畫」,將有爭議性的社群網站貼文,移送執行「新聞誠信計
畫」的第三方驗證機構的專業公正人士查核、驗證相關新聞訊息的真實性。而德國梅克爾
政府則是更進一步的在 5 日通過一項新法案,要求社群網站應迅速將用戶之仇恨言論及假
新聞移除,否則不只該社群網站要受到罰金的懲處,連主管也要被課以個人罰金。
八、這其中所值得反思與正視的是:難道要讓言論自由無限上綱,甚至讓各種假新聞、仇恨性
言論,以及社群網站上常見的網路霸凌現象,能夠在言論自由的保護傘下,讓包括個人、
團體、企業,乃至公部門次第淪為受害者而卻束手無策?
九、在正視濫用新聞自由的禍害,與防範言論自由受到干擾、限縮的兩難當中要如何取得平衡
點,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任央行總裁的謝森中曾有一句名言,認為央行面對匯率
升貶,或利息升降時,重點就是要能做到動態性的平衡(DYNAMIC STABILITY)。旨哉
斯言,套用到蔡政府所要新設的「言論自由日」,乃至於如前瞻基礎建設方案等國家大政
,在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之間,如何找到動態的平衡點,無疑才是重中之重。否則一方
面紀念言論自由,另方面卻坐視假新聞、網路霸凌的橫行,甚或公權力機關要藉機伸手干
預,那豈非一幅言論自由的反諷浮世繪?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行政院會日前通過法務部草擬的《財團法人法》草案。「財團法人」的本質,和政府機關的行政法人或公司行號的營利事業不同,其成立是以公益目的為主。政府捐助財團法人,通常是政府不便直接經營或介入,或為了保持彈性和效率,因而鼓勵民間共同參與。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過度介入財團法人的運作,實有違設立初衷。建請行政院應審慎考慮,此次的《財團法人法》草案的「高密度管理」不應高過《公司法》對公營事業的管理。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行政院會日前通過法務部草擬的《財團法人法》草案。法務部次長說明,現行法令對財團
法人只有《民法》規範,不夠健全,所以要制訂專法。行政院更宣稱,未來將「高密度」
監督國家捐助的財團法人,「低密度」監督民間捐助的財團法人,要把幾乎失控的國家捐
助財團法人導回正軌。
二、檢視草案內容,政府顯然有更大的野心,絕不止是「立專法」這麼簡單的事。這裡有四個
軌跡可尋:第一,將「國家捐助的財團法人」追溯至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以後接收日
本政府或人民所遺留的財產捐助之財團法人;其次,明訂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的董監事比例
和最低保障名額,以及相對一般人民團體更寬鬆的「廢止及撤銷」條件;第三,草案中一
再重複「促轉條例」、「不當黨產條例」出現過的「溯及既往」條款。
三、這些法條表面看似有理,但背後動機並不單純。「財團法人」的本質,和政府機關的行政
法人或公司行號的營利事業不同,其成立是以公益目的為主。政府捐助財團法人,通常是
政府不便直接經營或介入,或為了保持彈性和效率,因而鼓勵民間共同參與。在這種情況
下,政府過度介入財團法人的運作,有違設立初衷。
四、然而,此次的《財團法人法》草案,卻對財團法人採取「高密度管理」,其「密度」甚至
高過《公司法》對公營事業的管理。《公司法》並未規定「只要有政府投資,就必須有董
監事」,更未強制政府擁有的董監事席次須依照持股比例,僅規範政府的票數在表決時須
等同所持有股份比例而已。政府對財團法人管得比公營事業還嚴,這是開倒車。
五、行政院雖宣稱對於私人捐助的財團法人,要採「低密度管理」;但檢視法案內容,顯非如
此。草案第三十條羅列了五項「撤銷財團法人成立許可」的條件,其中有一項為「管理、
運作方式與設立目的不符」;亦即,政府把生殺大權抓在手上。這比起「人民團體法」的
類似處分要件,遠遠更為強大。政府名為加強管理,其實是在自我擴權。
六、至於草案中將接收日產和溯及既往的回復條款囊括在內,則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對於接收日產成立的財團法人也要溯及既往,主要是這類法人可能坐擁龐大資產,過去政
府並無插手餘地;未來納為「國家捐助成立」,即可透過解散、合併等手段將之納為國有
。這裡看上的,只是可觀的資產。
七、草案但書明訂,政府曾經捐助的財團法人,只要政府認為有必要,即可「捐贈財產補足差
額,回復為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換句話說,只要「曾經」是政府捐助成立者,無論民
間投入多少金錢、心力和管理,政府若想要染指,只要「補足差額」,就可以納為國有。
如此大膽貪婪的法律設計,在所謂「差額」的成本效益因時間因素難以計算下,變成「無
條件充公」也不是不可能的。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經貿新政,已形成一股改變全球貿易秩序的強大颶風,於此同時,由美國聯準會發動的量化寬鬆政策全面退場,正醞釀形成另一股強大颶風,一旦兩股颶風相互激盪,勢將造成全球經濟及金融的劇烈動盪,要求行政院應責成所屬主管機關必須慎防風險並做好因應準備。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經貿新政,已形成一股改變全球貿易秩序的強大颶風,於此同時,由美
國聯準會發動的量化寬鬆政策全面退場,正醞釀形成另一股強大颶風,一旦兩股颶風相互
激盪,勢將造成全球經濟及金融的劇烈動盪,台灣須慎防風險並做好因應準備。
二、2008 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啟動以量化寬鬆(QE)政策,帶動全球央行持續降息及增
加逾 12 兆美元金融資產,導致全球熱錢亂竄、市場失序問題,也引發金融史上最大規模貨
幣戰。近兩年多來,聯準會雖欲亡羊補牢,終止 QE 政策並啟動升息,但因擔憂影響經濟復
甦及太快戳破金融泡沫,採取過於溫和的政策,延誤了扭轉全球超寬鬆貨幣環境的時程,
甚至引發「量化衰竭」(Quantitative Failure)苦果。
三、但在川普勝選及就任美國總統後,情勢丕變,一方面川普強力主張擴大公共建設及減稅來
重振美國經濟,財政擴張政策已明顯凌駕貨幣政策之上,另方面美國就業市場轉強,美股
過熱現象明顯,通膨率逐漸逼近 2%目標。面對雙重壓力,聯準會不得不未雨綢繆,從鴿派
轉為鷹派,自 3 月中開始加速升息,上周四公布 FOMC 會議紀錄更顯示,今年內可能啟動
緊縮效果更勝升息的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透過債券到期後不再投資方式,將目前高達 4.5
兆美元的資產,逐漸縮減,專家預估四年內聯準會資產規模可能縮減近 2 兆美元,其可能
產生的貨幣緊縮效應,勢必影響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走向,並衝擊金融市場。
四、事實上,受聯準會持續升息及歐洲各國發行新債創近年新高的影響,歐洲央行(ECB)已面
臨貨幣政策由鬆轉緊的壓力,預料今年底 ECB 延長購債計畫實施屆滿後,歐洲也將進入升
息及緊縮貨幣的行列。日本央行迄今雖仍維持負利率政策及每年 80 兆日圓購債計畫,但也
已調整貨幣政策框架,改以控制殖利率水準取代貨幣基數目標,安倍政府實施多年的量寬
政策已產生質變。
五、中國大陸經濟及金融動向,將是未來最大變數。大陸金融市場迄今仍相當封閉,但其經濟
規模龐大,任何重大變化都將牽動全球資金流向。在金融海嘯後,大陸經濟相對強勁成長
,一度成為全球資金的最大蓄水池,大陸外匯儲備激升至近 4 兆美元,人民幣一路升值,
貨幣供給亦不斷擴增,並製造出全球史上最大金融泡沫,尤其是房市泡沫,迄今大陸房地
產估值占 GDP 比重及房價所得比,均創下金融史上最高紀錄;因為大量銀行貸款湧入房地
產,民間非金融債務快速膨脹到 GDP 的兩倍以上,比 1990 年代日本房市泡沫崩潰前水準還
高。
六、在聯準會啟動量寬政策退場後,大陸也陷入前所未有的金融變局,資金大幅外流,外匯儲
備流失 1 兆美元,人民幣持續貶值,貨幣政策反轉壓力與日俱增,而北京為平息民怨,最
近更祭出史上最嚴厲打房措施。這些內憂,加上川普政府為扭轉美中貿易逆差而節節進逼
,無疑將大陸經濟推向暴風圈的邊緣。
七、未來三到五年,美國川普政府及聯準會所掀起的兩股颶風,將全面改寫全球經濟及金融秩
序,首當其衝的是股市及匯市,在熱錢派對及低息結束後,全球股市將會如何修正?因量
寬政策所引發的貨幣戰將如何變化?在在考驗各國政府及央行的應變能力。
八、最近台股因新台幣大幅升值、外資捧場及台商資金回流,萬點行情再次受到期待,但新台
幣升值對出口有不利影響,台灣對美國直接及透過大陸台商的間接出口及巨額貿易順差,
又正成為川普政府緊盯目標,如果聯準會升息及緊縮資產規模等政策再發酵,台股及新台
幣匯率都可能面臨冰火兩重天的洗禮,投資人須審慎評估風險,政府更應全神戒備,做好
各種調適工作。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的高峰會談於美東時間 7 日落幕,會談中兩國重申了對朝鮮半島無核化承諾、也討論東海和南海海域和海上安全問題,同時雙方同意推動新的貿易談判百日計畫,以提振美國出口、減少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同時,由於中美 BIT 符合川普振興美國產業和增加就業的需求,預期將有加速談判的可能,因此要求行政院除了必須注意大陸將如何回應美方對於改善「負面清單」和開放市場的要求之外,更應該注意未來中國大陸各個產業(特別是半導體、智慧機械)擴大對美投資,打入美國產業供應鏈,其對我國產品在美國市場拓展和台美產業供應鏈合作關係的衝擊,尤須密切關注。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的高峰會談於美東時
間 7 日落幕,會談中兩國重申了對朝鮮半島無核化承諾、也討論東海和南海海域和海上安
全問題,同時雙方同意推動新的貿易談判百日計畫,以提振美國出口、減少美國對中國貿
易逆差。
二、由於習川會後雙方的談話與官媒新聞都未提及一中與台灣等議題,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
總統府表示:「美中關係平順發展,台美之間零意外,這是政府所樂見。」但值得注意的
是,習川會在各議題上所建立的新內閣級全面對話框架,以及各項議題未來的發展,更值
得台灣重視。
三、整體而言,此次習川會被定位為「非正式訪問」,讓中美雙方領導人有機會交換意見的「
破冰會晤」,除了川普和習近平都同意在「相互尊重」的原下,「擴大合作,控管分歧」
之外,雙方所帶領的高層代表團則為今後建立了工作關係,形成新的內閣級的「全面對話
框架」。對中國大陸而言,中美關係可說「至此實現了與美國更換領導人相關的平穩過渡
」。
四、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首次會晤中強調,要充分用好新建立的「外交安全對話」、「全
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和「社會和人文對話」4 個高級別對話合作機制。
強調「要做大合作蛋糕,制定重點合作清單,爭取多些早期收獲。」對此,白宮發言人史
派瑟在習川會後發表聲明表示,美中全面對話將含蓋上述 4 大「支柱」,將由兩國領袖監
督,雙方同意以進取的議程和時間表,取得有意義的成果,則顯示儘管中美之間仍然將面
臨貿易、南海、朝鮮半島,以及其他重要區域與跨國性議題的爭議,但是中美之間的政治
、經濟、文化、安全等多種領域也存在著密不可分的「相關利益」,未來雙方將加強拓展
外交、經貿、兩軍、網路、社會和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而上述 4 個對話機制,將作為
雙方協調和解決中長期戰略問題的架構。
五、其中,「全面經濟對話」無疑是影響美中台關係的「重中之重」。特別是由 2 月 13 日才獲
得參議院任命通過的財政部長穆欽在 2 月 17 日就與中國大陸副總理汪洋、中共中央財經領
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財政部長蕭捷等人通電話,表達「希
望強化美中交往立場、達成平衡雙邊貿易、承諾透過多邊及雙邊論壇方式在經濟、財政、
科技貿易、投資與非金融等議題合作」的現象觀察,雖然川普總統會前曾表示美國「一直
被不公平對待,許多年來跟中共進行了可怕的貿易」,並在推特上說:同中國的會晤會很
艱難,因為我們不能再承受巨大的貿易赤字和工作流失。美國公司必須做好尋找其他選擇
的準備。但是透過對話,就攸關買美國貨、僱美國人、振興美國產業和增加就業議題,要
求中國大陸具體改善人民幣匯率、侵犯知識產權的活動、網絡安全、恐怖主義和雙邊貿易
逆差問題,將會是主要的策略。
六、至於「全面經濟對話」的對話模式,無疑是延續歐巴馬政府時代與中國建立的最重要官式
對話機制─「戰略暨經濟對話」(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由雙方部
長級官員,針對在經濟、財政、科技貿易、投資與非金融等議題展開對話。預期未來中美
即將啟動的「貿易談判百日計畫」,將對於如何增加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貿易逆差
,進行討論,其中所涉及的貿易、科技與投資議題,將成為「全面經濟對話」的重要議題
。
七、特別是由於習近平在會晤中積極主張「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
,推動雙向貿易和投資健康發展,展開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領域務實合作。」以及「加
強在聯合國、20 國集團(G20)、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等多邊機制內的溝通和協調
」,也將成為未來「全面經濟對話」的議題。
八、據報導,習近平在會晤中承諾將在美國投資且創造 70 萬工作機會,尤其顯示未來中國大陸
將在對話中爭取儘早完成 2008 年 6 月啟動的 BIT 談判,希望美方在放寬對華高新技術產品
出口管制政策、公平對待中國企業赴美投資、修正對陸資企業的國安審查、市場經濟地位
和中國人員赴美簽證等,以消除投資壁壘和障礙。
九、對台灣而言,除了關心未來中美全面對話中,是否提及「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等議題之
外,更需要關心中美貿易談判百日計畫中有關人民幣匯率、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強制技術
轉移、禁止進口美國牛肉和電子支付服務議題的討論與可能解決模式,對台美貿易和兩岸
經貿的影響。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我國警察制服三十年來從未更改,目前警政署正研擬改版,新制服將更有朝氣,顏色搭配也將展現出人民與警察相互信賴的感覺。警察制服改良固然重要,但警察裝備必須更新,警察士氣亟待提振,這些才是當務之急。三年前「太陽花」學運時,學生霸占立法院並闖進行政院,事後行政院提出告訴,林全院長上任後立即撤告,最近法院以「公民不服從」之理由,判處「太陽花」學運人士全部無罪,反觀當初因執法被學生跟民代提告的員警,仍得繼續跑法院為自己辯護。如果行政院不願做警察的後盾,民眾亦不尊重警察的職權,警察將淪為帶槍的弱勢者,警察制服改與不改都毫無意義。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我國警察制服三十年來從未更改,目前警政署正研擬改版,新制服將更有朝氣,顏色搭配
也將展現出人民與警察相互信賴的感覺。警察制服改良固然重要,但警察裝備必須更新,
警察士氣亟待提振,這些才是當務之急。
二、警察穿著制服法源為《警察服制條例》,該條例於民國二十六年頒布實施後,為因應內外
環境變化,已經過多次修訂。光復之初,警察夏季制服為卡其色衣、褲、盤帽;冬季制服
為白色襯衫、黑色中山裝式常服。民國五十五年警察服裝分甲、乙兩種,甲種服裝著勤務
腰帶、戴膠盔,打綁腿,乙種服裝為戴盤帽、著制服。
三、民國七十六年起,夏季制服改為淡紫白色襯衫、藏青色長褲、盤帽;冬季制服為淡紫白色
襯衫、藏青色領帶、外套、褲、大衣,女警則穿著褲裙。民國九十年女警下裝修正為二片
裙。為擺脫女性應穿著「裙裝」的刻板印象,立法院去年四月三讀通過《警察服制條例》
修正案,內政部警政署今年組成委員會,廣徵各界意見,研議新警察制服事宜。
四、世界各國的警察制服各有特色,例如義大利「設計之都」米蘭的警察,就是穿著亞曼尼設
計的黑色風衣造型制服,充滿帥氣與美感。警察制服除了「好看」之外,更要講究舒適、
耐用與機能性。很多基層員警反應,現在警察制服中的領帶、皮鞋及西裝褲太「紳士」,
根本不符合與歹徒追逐、搏鬥的需求;也有人認為反光背心下襬太長,拔槍射擊時會「卡
卡」的。制服改版時應參考第一線員警意見,千萬不要閉門造車。
五、警察穿制服代表公權力,卻也有困擾,過去就有警察穿制服買便當、用餐,被人拍照檢舉
並受到懲處。但警察日夜值勤難免誤了三餐,總不能不買便當、不吃飯,該項禁令直到去
年才解除。警政署關心警察穿制服在外用餐問題,以及推動新制服設計,這些都很值得肯
定,不過必須優先解決的問題還有一籮筐。
六、台灣警察裝備落伍,很多歹徒開著雙 B 超跑狂飆,警車只能瞠乎其後,去年台北市一輛警
車結束勤務返隊時,突然起火燒成廢鐵,幸好員警及時逃出,這種警車怎麼抓壞人?也有
接待外賓時,高齡的前導車不支拋錨,鬧出國際笑話。台灣黑槍走私氾濫,黑道火力強大
,基層警察配發的老舊警槍經常卡彈或故障,怎能壓制歹徒氣焰,維護社會治安?
七、根據內政部統計,國人平均壽命是八十點二歲,但基層員警平均壽命相對的少,可見警察
勤務繁重,工作壓力大,危險性比一般行業高出許多,因此很難兼顧家庭,健康也普遍亮
起紅燈。現在「民粹」當道,警察取締違規動輒得咎,無限上綱的「人權」凌駕執法人員
的安危,太多不利於警察的案例,不斷打擊基層員警士氣,讓他們大嘆不如歸去!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日前客委會主委李永得遭警方盤查引發社會兩極爭議,特請問政府,連這樣一個公權力的執行,都引起民眾的憂心,那麼民進黨所欲制訂的《保防法》或《反滲透法》,不是是比「警察國家」更可怕、更濫權?李主委穿夾腳拖出門或許多瞄了員警幾下,但這是否即等同於「有犯罪嫌疑」,確實有待商榷!相信任何國民也不樂於碰到這樣的狀況。但以李主委身為內閣閣員,若認為員警執法不當,自可透過政務管道督請警政署改善,俾藉以為廣大民眾爭取免於無故盤查之自由,相信定會博得掌聲響起,但用臉書貼文嗆聲,而落得「大主委」害『小警員』遭調查,這豈是為政之道?十多年前,即有人挑戰警方濫行盤查並聲請釋憲,大法官相應作出釋字「五三五號解釋」;內政部並據以修訂《警察職權行使法》,對臨檢作出更細緻明確的規範。然儘管已經過釋憲及修法,但民眾對盤查仍不免流於情緒思考,李主委痛批台北市變成「警察國家」,正是這類情緒的反應,這和民眾對《保防法》或《反滲透法》的反感,其實系出同源。本席相信;對廣大人民而言,寧可要警察維持治安防杜犯罪,也不要政府把看不見的手伸進自家後院。但遺憾的是;民進黨的閣員不要警察國家,卻大辣辣的要保防法?這不正是「司馬昭之心,不言而喻」,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日前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穿著夾腳拖,在住家附近的超商買飲料,遭到多名警察要求出示證
件,讓他氣得在臉書發文怒批「台北市什麼時候變成警察國家」?而藝人楊丞琳也在臉書
說,曾經搭乘計程車時遇到臨檢酒測,坐後座戴口罩的她被要求出示身分證,讓她疑惑「
酒測臨檢為何要看後座乘客的身分證?」「戴口罩是否就跟嫌疑劃上等號?」警察臨檢查
驗身分的目的,是懷疑行為人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但對許多民眾而言,這樣的
作法常讓人感到「錯愕」,會認為我沒有犯罪,為何要查我?
二、「盤查」是為了預防犯罪的發生,保障民眾生活安全,本席當然支持,但是盤查的動機要
客觀公正,警察若被人在公眾場所用斜眼看,有不被尊重或輕侮的感覺,就使用職權進行
盤查,其盤查的動機就沒有強烈的客觀公正原則,若再以穿夾腳拖為盤查的理由,那當然
更有讓人質疑這是甚麼烏龍事由的爭議,所以此案盤查就算沒有違法,但執行員警的應對
確實會落人口實!
三、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警察有權在六種情況下盤查民眾。但畢竟,李主委的遭遇也是
普羅大眾都不樂於碰到的狀況。十多年前,即有人挑戰警方濫行盤查並聲請釋憲,大法官
相應作出釋字「五三五號解釋」;其後,內政部修訂《警察職權行使法》,對於臨檢作出
更細緻明確的規範。「五三五號解釋」的重點,在要求臨檢須以「有相當理由認其行為已
構成或即將發生危害者為限」,不能僅依個人好惡隨意盤查,或憑個人直覺認為某人「像
壞人」為之。至於可進行臨檢場域,解釋文也指出,除法律明文者外,應限於「已發生危
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處所。
四、儘管已經過釋憲及修法,民眾對盤查仍不免流於情緒思考。李永得痛批台北市變成「警察
國家」,正是這類情緒的反應。三年前太陽花學運時,不少網民整理出反警方盤查的「懶
人包」,供「覺醒青年」路過警分局時應對,更誤導許多人以為「凡盤查必屬違憲」。民
進黨在太陽花運動中亦藉此,一再貶抑警察的執法尊嚴,如今再補一腳,請問警察日後要
如何兼顧防制犯罪的積極性?連遭警察執勤時的盤查,都會惹出社會兩極的爭議,那面對
蔡政府強欲推動的《保防法》或《反滲透法》,不是更要讓台灣 2300 人民每天都提心吊膽
的過日子嗎?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行政院近日推出近兆元的前瞻基礎建設方案,提振經濟與奠基未來的經濟發展,除表示肯定外,也再提醒政府各有關,莫忘諸多 BOT 案失敗的前事之師。過去幾年來,各級政府的施政在各種壓力下,已顯得左支右絀、力不從心,如今蔡政府一次推出這麼大規模的公共預算,本席合理的質疑,中央及地方政府有能力順利消化執行嗎?這些增加出來的諸多基礎建設顯非政府以既有人力、財力、物力得以經常性永續維運,若擴大政府規模又是不智與不必要之舉,因此如何藉由 BOT 來導入民間資源,創造真正具有實益且可永續經營的基礎建設,應是現階段政府必須正視的課題。不可諱言;BOT 在台灣的執行,因為法規制度的規範不夠明確,使得本該是夥伴關係的政府與民間廠商反而成為對立關係,失去原本該有的積極性意義。因此,在現今規劃重大基礎建設之際,政府是否也應該再同步思考完善 BOT 制度,才能使原本美意化為實益,有利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及國家競爭力的有效提升,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2016 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規劃以推動基礎建設之方式,帶動景氣,推動及促進經濟轉型
。行政院乃於日前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計畫項目包括:軌道、數位、綠能、水資
源(水環境)、城鄉建設等,行政院核定計畫所需經費上限為新臺幣 8,900 億元,以特別預
算方式編列,所需經費來源,得以舉借債務方式辦理,依照官方說法,8 年間將帶動民間投
資 1 兆 7,777.3 億元,強調本計畫將奠定未來 30 年國家發展基礎,然而本計畫一推出立即
引發多項質疑,究竟本計畫是真正的前瞻計畫,還是基礎建設計畫?配合本計畫推出的特
別條例,是否會淪為通通有獎的肉桶立法?
二、政治學上對於以增加撥款案中的金額或撥款案來為地方謀求利益的立法,稱為「肉桶立法
」(PORK-BARREL LEGISLATION)。此次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條例」就是最好寫
照,在特別預算 8,824.90 億元當中,綠營執政的高雄、台中及台南市,三都合計分得近
5,000 億元,且核定金額佔提報金額的 95.92%。至於六都裡唯一國民黨執政的新北市提報了
4,500 億元,只核定 821 億元,比例低至 18.24%,連北北基生活共同圈裡的綠營執政小咖基
隆市,提報 311 億元,核定 81 億元,核定比例 26.05%,也高於泱泱大市的新北市。從各縣
市核定金額的大小和核定比例的高低來看,要說這不是「肉桶立法」,或許「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只被當成「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詞罷了。
三、不必意外,計畫一出就遭到質疑,簡單看看具體內容就知道為何。比如數位建設,政府編
列 460.56 億特別預算,預估可以吸引民間投資 2380 億投資,將數位文創打造成兆元產業。
400 多億的預算即可創造幾乎 25 倍的槓桿效應,如此豪言壯語不是院長一人說了算,要提
出論述才行。畢竟產業是否壯大,由企業投資決定,企業投資與否由市場決定,而不是政
府所能左右。政府若想提振經濟,就必須結合實際狀況對症下藥,選擇重點領域取得突破
,而在其他領域,政府更該做的,是排除障礙讓市場自我壯大。
四、近年來因為高鐵營運、北市五大案遲而未決等因素,不僅民間對參與 BOT 興趣日缺,連政
府談起 BOT 似乎都有些投鼠忌器。但如今政府欲啟動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這些增加出來的
諸多基礎建設顯非政府以既有人力、財力、物力得以經常性永續維運,因此如何藉由 BOT
來導入民間資源,創造真正具有實益且可永續經營的基礎建設,是現階段政府必須正視的
課題。當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廠商、民間如何看待 BOT 的心態非常重要,各方參
與者不能是同床異夢,必須以同舟共濟的心態來參與計畫,釐清興利與圖利之別,才是確
保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成功推動的關鍵。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日前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北京,表示美方願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對陸關係,特提醒政府必須嚴肅面對美國對大陸戰略的可能轉變。1990 年代末期,美國國力遠遠優於大陸,當時兩國關係間,美國喊話的音量明顯較大。但在近 30 餘年來,隨著美國國力衰退、大陸國力漸強,美陸關係事實上已發生了不可避免的質變。令人詫異的是,美國大選前後對大陸惡言相向、怒目以對的川普當局,竟然在就任短短僅約兩個月就急速髮夾彎的先是重回美國「一中政策」,甚且附和大陸對美中關係的定義、想望與描述。另以美韓建構「薩德」,卻引發大陸對美韓強烈反彈的經過來看,美國以其國家利益為最高考量,至於南韓是否必須承擔後果,則將由南韓自付成本。「薩德」之例對比川普預對台的軍售,及美國已照本宣科的接受了習近平的理念下,未來台灣是否反會成為美陸密室交易的籌碼?台灣在兩大之間,是選「左右逢源」冀獲兩大供輸資源;還是「左支右絀」,遭兩大予取予求。當美國已露出擺向大陸的跡象時,蔡政府是否不該再一廂情願的自我感覺良好了,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日前在北京會晤大陸外長王毅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時表示,中美關係
是建立在「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合作雙贏」的基礎,而遭到《華盛頓郵報》、《紐
約時報》與華府智庫學者的圍剿,認為他讓步太大,卻未必能從大陸得到什麼。提勒森提
出的這 14 個字,一向是北京官方用語,也是王毅 2013 年 9 月在華府布魯金斯研究院演講
時為闡釋習近平所提「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所下的定義。提勒森原封不動地照搬,不啻自
行放棄「話語權」。但提勒森代表川普出訪,在正式場合中有此一語驚人之詞,後面所隱
藏的政治涵義更讓人費疑!
二、川普政府若有意接受「美中新型大國關係」,理論上也應在利益交換的原則下,經過冗長
談判達成共識。否則,就是為了討好北京而自失立場。問題是;川普的談判與決策風格自
然會影響美中新型大國關係的談判進程,因為他深知習近平始終對「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鍥而不捨,換句話說;怎會輕易在這個議題鬆口?其動機可議!目前東亞局勢波詭雲譎,
諸多問題是否需要美中攜手處理,是否會是美國必須以大陸之用語,描繪大陸所欲建構雙
邊關係的不得已。
三、舉引爆東北亞緊張局勢的朝鮮半島而言,北韓發展核武、導彈固然是始作俑者,但美韓建
構「薩德」,卻是引發大陸對美韓強烈反彈的主因。以此例而言,美國以其國家利益為最
高考量,至於南韓是否必須承擔後果,則由南韓自付成本。而目前在南韓總統大選中較占
優勢的文在寅已放話反對薩德,並稱願與大陸協商此一議題。
四、南韓與大陸尚有協商管道,而目前兩岸之協商機制則已中斷。若台灣接收川普當局研擬的
對台大舉軍售時,當也產生「薩德」效應時,我政府又當如何?國際舞台上沒有永遠的敵
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我們能保證;在政言商的川普政策意向,會義無反顧的永遠支持
台灣?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出後,政府是信心滿滿的宣稱,可提高實質 GDP 規模,8 年約達 9,759 億元。但學者、專家及人民卻是狐疑連連?林全院長親上火線跟社會大眾「諄諄善誘」了兩個小時,不但沒有排疑解惑,反而激起社會更多不同的看法!為了提振台灣經濟現況的低迷,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本席原則上支持政府的前瞻計畫,但要提醒;政府興建的基礎建設是否賦予民間延展性與永續性,是能否吸引民間投資的關鍵,具有吸引力與未來性。類似城鎮之心工程、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等等,聽起來空泛而啟人疑竇,將來養蚊子的可能性很高,這樣的浪費只會肥了貪官、奸商,對 GDP 增長不但毫無益處,反而有害。8,800 億不是個小數目,相信覬覦者必多如過江之鯽,政府要如何避免地方大型基建,淪為地方民代搶食大餅的綁樁工具?如何避免只是為了落實華麗選舉支票做工程,並無益地方經濟的真實需求工程?在在都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必須說清楚、講明白的地方,本席也要求蔡政府,必須公開向全民提出;如何保證「前瞻計畫不會增舉債的承諾」,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自蔡政府上台以來,規模最大的建設投資計畫已然出爐。依據林全院長所述,這項龐大的
國家前瞻性投資,目標在於著手打造未來 30 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但經檢視這琳瑯
滿目的建設計畫,很顯然設計概念依舊陷於偏狹地域主義,忽略了台灣永續所需要的區域
均衡發展。也就是說;未來 30 年台灣將因蔡政府偏狹的資源分配政策,導致東台灣與西部
各縣市間的建設距離更加擴大。而在缺乏國家重大基礎建設資源挹注下的花東,及城鄉落
差的既存困境,勢必雪上加霜。人口外流現象將更趨嚴重,產業日趨空洞化,鄉村持續蕭
條沒落,隔代教養等諸多社會問題勢將全面惡化。
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包含綠能、數位、城鄉、水環境、軌道建設,建設台灣的基礎建設
。但是讓人憂心是龐大的建設計畫中,許多項目仍然存著影響生態環境的隱憂及爭議,例
如;軌道建設中有許多的「縫合計畫」與「延伸計畫」,問題是在勾勒美好願景背後,卻
有徵收爭議,南鐵東移抗爭多年,高捷岡山路竹延伸,計劃拆遷大量民宅,自救會已經成
立,許多交通路線開發,不僅是效益與投資報酬的問題,也牽涉許多徵收與迫遷的人權問
題。
三、八年 8,800 億的經費,再加上潛艦國造等的高額國防經費,驚人的國家支出,勢必排擠其他
環境、社福等國家預算。特別是蔡總統當選之初,以環境和解、尊重人權的角度,提出的
綠能、生技等 5 項新創產業,期能帶動經濟,避免過度開發的目標。然現今再推建設前瞻
計畫,不免讓人有放棄「軟實力」,重回「硬建設」的問題,讓台灣再進入一個環境大開
發的時代,而更嚴重的問題癥結是,各個「硬建設」內容空泛的啟人疑竇?將來養蚊子的
可能性愈形增高。
四、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為了振興經濟,政府增加公共建設支出無可厚非,凱因斯學派更認為是
GDP 成長的強心針,但是過去數十年,這個大開發模式,造成的環境衝擊、人權侵害,甚
至貧富不均,至今仍是社會的不公不義。所以前瞻計畫是否真為國家發展,或只是滿足地
方建設,甚至是政治綁樁需求,最終是否真實修補人民或是環境的傷害,特再提醒政府要
審慎計畫內容、周全配套措施,切勿讓上端爭議成為前瞻計畫的後顧之憂。
五、理論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應可以激勵台灣當前低迷的經濟,大家理當支持。不過,仔細
觀察其內容,整個計畫並無宏觀藍圖,而是拼湊而成;同時許多內容都是延續現有計畫,
並非新興計畫,所謂前瞻,徒有其名。更可議的是,這個計畫若干項目獨厚綠營縣市,明
顯有為選舉綁樁之嫌,即使林內閣再三強調「不會分藍綠」,但外界批評的聲浪並未平息
,「此地無銀 300 兩的說明」,反而更增加對前瞻計畫推出及執行的疑慮?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近來內政部役政署為「產業訓儲替代役」,遭外界質疑是「鍋貼役」時表示,是為培養役男成為產業中階儲備幹部,役男不會淪為私人企業的廉價勞工;再次提醒主管部會,應即改正不要淪為口水!替代役原是徵兵制度在兵源寬裕時,一種人盡其才的彈性作法,讓某些役男可以進入警察、環保、教育等公共部門服務,替代純粹的軍事操練。另一類需要專業的「研發替代役」,讓碩博士進入科技產業工作,以避免人力浪費,及讓人才適所適用,俾有利整體國力發揮。但其先決條件應該是協助公部門效能提升,這亦是「替代役」在規劃時,各界可以接受的最大變通共識。但最近政府推出的「產業替代役」,卻是進入超商、鍋貼連鎖店、宅急便、計程車隊等無關公共事務的民間企業工作,這樣的安排完全違背設置旨意,讓人難以苟同也有圖利之嫌。更造成國民的從軍義務與商用勞工界線的嚴重混淆,讓軍人被納入與公共事務全然無關的勞動市場,這種「替代役」名目也真虧蔡政府想得出來,實在讓人嘖嘖稱奇!替代役是在服役的階段,應受國家基本的國防訓練才是,怎麼會淪為私人企業的廉價勞工?就算真的某些企業可能出現中階管理階層的斷層,但從替代役男中去找中階儲備幹部,不是假公濟私嗎?政府兵役政策荒腔走板至此,要人民如何能相信國家發展前途似錦?一片光明!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內政部役政署日前公布今(106)年度產業訓儲替代役用人單位核配的員額,最受到社會注
目的是竟然有鍋貼業者「四海遊龍」及便利商店連鎖業者「統一超商」等納入產業替代役
。或許對役男來說,產業替代役增加了類別及名額,可以提供更多選擇機會,但是對我國
兵役制度的政策變革與志願役士兵招募而言,實非正向作法,反而會讓現行募兵不足的狀
況,更加雪上加霜。
二、我國替代役沿用於歐洲國家的社會役,主要考量國民有服兵役的義務,但有部分役男,因
為宗教因素不能拿槍,所以轉換以社會服役代替服役。另外,因為國家重要科技發展與工
作缺乏人力,必須挪出一部分義務役人力投入,以兼顧國家整體發展。但替代役種類的擴
充要有先決條件,那就是在兵員充足情況下,因為軍隊規模縮減,所以不需要太多兵員補
充,當然有剩餘兵力。如同內政部所言,我國兵役制度是徵募並行,實際上徵兵數量減少
,基於兵役公平,多出來的役男才會規劃替代役。
三、現實我國兵役的大環境是,志願役士兵招募不足,原本要落實全募兵制的時間一再延長,
甚至國防部已宣布凡是 82 年次以前出生,尚未服役的役男,為因應人力不足,往後幾年仍
會繼續徵集入營。這證明義務役士兵的需求仍然有必要。畢竟這些義務役士兵入營,服役
時間雖僅一年,但是可以緩衝實施全募兵制以後的兵員短少的壓力。然內政部日前公布的
「產業替代役政策」,竟然還放任役期長達一年的義務役士兵在煎餃與便利商店上班,這
不是本末倒置嗎?內政部制定產業替代役的員額數量,竟然完全不考慮國防部兵員不足的
困境。實在令人擔心;內政部的兵役政策制定專業程度,與政府部門協調整合的不足。
四、兵役制度變革或志願役士兵制度的缺失,對我國國防安全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不能由單一
部門在簡單政治考量下決策,必須綜合考量國防與社會需求。當義務役士兵從事艱苦戰備
訓練,過去同學或同僚卻在煎餃與便利商店上班,會挫折入營當兵者士氣。內政部當務之
急是要思考如何因應現在龐大替代役男在教育、文化、科技、行政、科技、產業等不同面
向的人力,並事先編列預算,來支應這些工作轉換人力的薪資與成本。而非將少數一年役
期的青年精壯兵員,用在非國家安全急務上。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日前國內兩家重量級企業投資美國的新聞,引起國人及社會關注,再次提醒政府;企業投資海外並非問題癥結,投資嚴重不足才是台灣經濟與產業成長受限的最大原因。根據統計,去(2016)年上半年國內企業擴廠投資額僅剩 234 億元,較前(2015)年同期衰退 34%,連續三年衰退;在此同時,台灣的外人直接投資金額(FDI)也創四年新低。另若從近幾年上市櫃企業配發現金股息的比率與金額愈來愈高,更可窺其究竟。對投資人來說,企業獲利以現金股息發放,讓股東獲得回報,本無可厚非,但若從另一角度來看,企業不再配發股票股利,也代表經營者可能認為產業成長受限,而不再大舉投資,這種現象,也正是近年台灣出現成長瓶頸及投資動能不足的原因!政府與其擔心、怪罪企業要往海外發展,倒不如務實檢討及改善投資環境,以吸引國外及本地企業加碼投資,台灣的產業投資已然落後,未來的衰敗又隱約可見,政府若不對產業困局有感,拿出辦法創造實績,恐怕才是真正災難的開始!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日前年度盛會「博鰲亞洲論壇」已閉幕,往年多聚焦亞洲與新興經濟體議題,今(2017)
年則放眼全世界,定調為「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未來」,顯係受到去(2016)年反全球化
及保護主義盛行影響。面對混沌不明、波詭雲譎的年代,台灣要想存活及發展,必須踏穩
腳步邁進,尤其當前兩岸關係進入冰河期,台灣要如何因應,極可能因此而被拒絕於國際
及區域經濟組織之外的現實?如何面對困境逆風而起,是一不容迴避而且嚴肅的問題!
二、處在不確定的年代,各國都全力拚經濟,民富國強,才不必看他人眼色,在國際間才有嗆
聲的實力,此所以川普一登基,就揭櫫「美國優先」政策。台灣小國寡民,標準的淺盤子
經濟,經貿是唯一活路,從去(105)年 520 迄今,蔡政府先推出 5+2 創新產業,還等不及
嫩芽出土,因內閣政績不彰,人民陳抗連連,又忙不迭推出八年 8800 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
,期待拉升急墜的民調。
三、蔡政府將前瞻基建與年改並列為今(106)年施政重中之重,但值得商榷的是,前瞻基建是
否又是蔡總統即興式的一人決策,政策的周全、穩健令人憂心!為承歡上意,行政院成了
散財童子,許多塵封多年、缺乏財源及自償能力的地方建設頃刻鹹魚翻身,綠能、軌道建
設雖充滿高理想性,卻已先預告了一個個大錢坑。台塑、台積電、義聯、日月光等重量級
產業最近紛紛傳出外移,就給了最好的答案,因為新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已讓企業寒心
、社會憂心、人民傷心。
四、能想像當沒有台塑、台積電的台灣產業會是個甚麼樣的景況嗎?台塑與台積電是台灣在傳
產及高科技的龍頭企業,赴海外設廠可能引發上下游供應鏈相關產業的移動,影響當然不
能小看。但是,相較於兩大企業仍然持續在台的投資,國內產業面臨最大的問題,不僅是
企業在國內投資金額衰退,更嚴重的是台灣企業根本不投資,即使海外投資也乏善可陳。
再精準地說;投資嚴重不足才是台灣經濟與產業成長受限的最大原因。
五、企業能夠到海外征戰,即使投資不在台灣,對企業的成長仍有大貢獻,政府應該給予正面
鼓勵,而不是一再攔阻。現階國內產業環境、法規及民粹式的環評不能改善,又如何能強
要求企業不往外發展?本席提醒政府;在國家財政拮据,卻仍要推動前瞻基礎及數位等建
設的同時,別忘了真正有錢的是在民間,如何讓民眾恢復信心,願意加碼投資,而非像現
在大部分資金都流向海外,或是放在固定利息的定存,恐怕是比阻止大企業往外投資,更
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自去(105)年 520 以來,蔡政府系列推出高教機國造、美軍售增大、潛艦國造、匿蹤戰機研發,到國防總檢討(QDR)~軍事戰略指導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等,讓國人不禁質疑,是否在為兩岸關係惡化的未雨綢繆?大陸崛起已是不容迴避的事實,連世界第一的美國都要禮讓三分,台灣究竟有何能耐能與其分庭對抗?大肆擴增預算提升硬體武器裝備,不但難以發揮應有戰力,反而會提高國家風險程度。孫子兵法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兩岸和平與否,軍備較勁顯屬下下之策,更遑論台灣軍事戰力與大陸對抗,實是以卵擊石!大陸當前發展的戰略,是以晉升國際盟主為最重要目標,軍事衝突損人亦不利己,應不符大陸基調。換句話說;如果台灣能夠讓兩岸的交流繼續深化,強化與包括大陸在內的全球各國合作,擴大投資、貿易領域的互利共贏,也將使各國認識台灣的重要,為維繫本國利益,會更願意幫助台灣,相對也無形將提高大陸欲實施武統的國際壓力。透過兩岸和全球經濟的兩個連結,若能付諸實現,就不必再糾結於如何完善國防戰略,更無需空耗公帑提升軍備,反而還可消除大陸武統的必要性,這樣的政策才真正為國家發展、真愛台灣的最佳選擇,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承受巨大壓力,社會各界要求正視兩岸關係根本問題、及時改弦易轍,
呼聲此起彼落。為了緩解這一壓力,蔡政府一方面向外界保證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一方
面千方百計的設法要推卸責任,欲讓外界覺得兩岸關係陷入困境,主要責任在大陸,自己
已盡最大的克制和努力。
二、大陸近年推動軍改,提升軍事軟實力,加上兩岸實力對比失衡,大陸軍力對台威脅不斷提
升,是可以預料的結果,台灣自當審慎以對。再則;現階兩岸關係已由互信與合作,墜入
目前的互疑與冷和,稍有不慎即可能釀成禍端。照常理說,為了國家安全及 2300 萬的人民
福祉,台灣本應不斷累積善意化解對岸疑慮,然蔡政府卻反其道大肆渲染對岸軍事威脅,
張羅打鼓的宣稱美國擴大台灣軍售、我國積極加強國防自主的釋放強硬訊號,箇中原因實
在值得推敲?是欲以武養戰嗎?
三、台灣的稅負比重相對較低,大概只占 GDP 的 13%左右,政府財政收入原本就不高,近年教
育支出和社福支出連年增長,分別達到 3879 億和 4606 億元,即便是這樣,健保和國民年
金仍都面臨財務困境,這部分支出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增加國防預算必然帶來排擠效應。
更何況,行政院剛剛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勢將編列大量預算投入軌道建設、數位
文創和其他基建領域,在這種情況下,若要提升國防預算幾乎已是不可能的任務。
四、大陸一直以來在兩岸關係的目標都很清晰,就是確認九二共識兩岸一中,並在此基礎上深
化兩岸交流。當前兩岸關係急凍,大陸仍不斷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其實已充分說明不
會輕易動武。蔡政府若能了解大陸的這一戰略目標,即可知道大陸並沒有強烈意願要挑動
兩岸緊張局勢,雖然大陸對台軍事部署一直存在,但若稍有軍事常識,應可瞭解就大陸國
土的地略形勢,對照因應外來威脅的軍事佈署,其實都只是國防上的常規準備,實在不必
誇大並做負面解讀。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大陸如此,台灣亦然,全球任何國家
的國防整備不亦復如此!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日前年金改革陳抗者,於忠烈祠前集體下跪,希望遞交陳情書給蔡總統;而蔡總統的車隊卻來回奔馳,毫不理會。該場面經媒體播報後,讓全國警消公教軍等公務人員,不論退休或在職者均只有痛心、寒心和悲憤,提醒政府傲慢粗暴的不當!民進黨第一次政黨輪替時,陳水扁高聲宣布「人民當家作主」;而今民進黨再次政黨輪替時,卻換成「人民頭家向主政者下跪」。當「謙卑、謙卑再謙卑」成了『千悲、千悲千萬悲』時,這樣離譜而突兀的景象,除顯示台灣民主的倒退,也反映出新政府的表裡不一。政府靠蠻橫霸凌來展示威風,靠分化社會來販售改革,靠轉彎測試來營造政績,靠踐踏人民來高高在上。試問;如此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最佳戰略嗎?台北市長柯文哲出訪馬來西亞踢到鐵板,社大李明哲教授遭到中共拘留,必定都有相當的政治因素。問題是,面對這樣的情勢,大聲開罵就能扭轉局面嗎?動輒開罵,是阿 Q 的「精神勝利法」,只能掩飾自己的進退失據,暴露政府一意孤行政策蠻幹受阻的窘境。本席奉勸蔡政府,傲慢的政治人物,喪志的升斗小民,自我蒙昧於社會暨國際現實的心態,只會讓台灣走向愈來愈出不來的死胡同,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從日前 329 退休警消年金改革抗爭活動,回顧這半(106)年來歷次年改陳抗後的政府反應
態度,讓被改革者強烈感受到:「政府是在犧牲退休軍公教人員權益的血淚上,兌現自己
的執政承諾與績效」。尤其當日在台北大直忠烈祠前,退休公務人員群體下跪向蔡總統陳
情,蔡總統車隊卻視若無睹,來往呼嘯而過,古時人民攔轎欽差大人申冤,至少官衙還會
駐足垂詢,蔡英文如此傲慢張狂視陳抗人民於無物,民主社會豈能容忍這種行徑?
二、「國家的發展是為了人民,不是為決策者,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人民為政策服務。
」為了反制,退休公務員努力蒐尋法令規章對抗政府;退休教師運用所學反制政府;退休
軍人運用略術鬥技的專業職能與政府周旋;退休警消運用處理陳抗經驗與政府對立。台灣
社會怎會在蔡政府上台不到一年時間,就搞成族群、世代、勞資及官民的處處腥風血雨,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什麼樣的政府?什麼樣的社會?相信就算年改立法通過,退休軍
公教警消的陳抗,將形成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撼動社會的寧靜和諧。
三、柯文哲出訪在被問到台灣對香港的觀光優勢時,竟信口說出:「香港很無聊,一個小島有
什麼好看的?」語不驚人死不休,這種睥睨天下、鄙夷萬方的說法,正也反映出台灣不可
救藥的「自我中心主義」心態。同樣的;在台灣民主化 30 年之後,被稱為「頭家」的人民
竟至要在街頭下跪,還無人理睬,這何等諷刺!
四、台灣自我中心主義的心態已存在多年,且越來越誇張,越來越變態。例如,台灣的詐騙集
團足跡遍及全球,政府似乎全不以為可恥,等到詐欺犯將被遣送大陸,再把事件化為兩岸
之爭,人們情緒「反中」一上來,焦點就不見了。再如,文山社區大學教授李明哲遭到中
共有關單位拘留,至今音訊不明,令人擔憂。但如果問問月初我調查局逮捕所謂的「陸生
共諜」周泓旭,遭拘押已逾三週,如今下落如何,是否依人道原則准許其家屬探視,蔡政
府又將如何作答?
五、動輒開罵,是阿 Q 的「精神勝利法」,只能掩飾自己的進退失據,政治人物色厲內荏,只
能發洩內心的不滿,和支持者互相依偎取暖,卻無法扭轉現實外交的不利處境。如果民進
黨要把兩岸關係視為一場硬戰,那就得拿出實力來以硬碰硬;如果缺乏硬碰的實力,又缺
乏因應的智慧,卻只會控訴對手以強凌弱,甚至把應該交好的友邦都扯進去罵,這樣的外
交怎麼可能走出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