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7-12-01
-
meetingNo:
2017112801
-
date:
2017-12-01
-
sessionPeriod:
4
-
meetingRoom:
本院議場
-
selectTerm:
0904
-
meetingUnit:
議事處會務科
-
sessionTimes:
11
-
meetingDateDesc:
106/12/01 09:00-18:00
-
jointCommittee:
null
-
coChairman:
null
-
meetingName:
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
-
meetingContent:
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一、1日上午9時至10時進行國是論壇。二、討論事項:詳見議事日程。三、5日下午5時至6時處理臨時提案。
-
term:
9
-
attendLegislator:
["羅明才","蘇嘉全","趙正宇","鍾佳濱","劉世芳","黃偉哲","呂孫綾","Kolas Yotaka","周春米","葉宜津","吳秉叡","吳志揚","林岱樺","盧秀燕","黃昭順","林德福","曾銘宗","張麗善","陳歐珀","柯建銘","李彥秀","林麗蟬","陳宜民","蔣乃辛","林昶佐","孔文吉","鄭天財Sra.Kacaw","呂玉玲","王育敏","賴士葆","蔡易餘","李麗芬","洪宗熠","蘇巧慧","王榮璋","江啟臣","李鴻鈞","許淑華","林俊憲","邱志偉","蔣萬安","陳超明","徐志榮","林為洲","洪慈庸","費鴻泰","王金平","趙天麟","陳怡潔","許毓仁","管碧玲","陳瑩","周陳秀霞","廖國棟Sufin.Siluko","陳學聖","蘇治芬","莊瑞雄","吳思瑤","鍾孔炤","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徐永明","劉建國","蕭美琴","林靜儀","王惠美","柯志恩","高金素梅","陳雪生","邱泰源","劉櫂豪","吳玉琴","鄭寶清","羅致政","蘇震清","吳琪銘","鄭運鵬","徐榛蔚","許智傑","尤美女","李昆澤","馬文君","顏寬恒","陳素月","邱議瑩","高志鵬","陳賴素美","余宛如","蔡培慧","張廖萬堅","施義芳","王定宇","郭正亮","楊鎮浯","段宜康","李俊俋","黃秀芳","何欣純","蔡適應","張宏陸","吳焜裕","陳明文","陳曼麗","陳其邁","陳亭妃","楊曜","姚文智","黃國書","賴瑞隆","江永昌","黃國昌","林淑芬"]
-
startTime:
2017-12-01T09:00:00
-
endTime:
2017-12-01T18:00:00
-
meetingTimes:
null
-
ppg_url: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s/2017112801/details?meetingDate=106/12/01
|
日期: 2017-12-05
-
meetingNo:
2017112801
-
date:
2017-12-05
-
sessionPeriod:
4
-
meetingRoom:
本院議場
-
selectTerm:
0904
-
meetingUnit:
議事處會務科
-
sessionTimes:
11
-
meetingDateDesc:
106/12/05 09:00-18:00
-
jointCommittee:
null
-
coChairman:
null
-
meetingName:
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
-
meetingContent:
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一、1日上午9時至10時進行國是論壇。二、討論事項:詳見議事日程。三、5日下午5時至6時處理臨時提案。
-
term:
9
-
attendLegislator:
["羅明才","蘇嘉全","趙正宇","鍾佳濱","劉世芳","黃偉哲","呂孫綾","Kolas Yotaka","周春米","葉宜津","吳秉叡","吳志揚","林岱樺","盧秀燕","黃昭順","林德福","曾銘宗","張麗善","陳歐珀","柯建銘","李彥秀","林麗蟬","陳宜民","蔣乃辛","林昶佐","孔文吉","鄭天財Sra.Kacaw","呂玉玲","王育敏","賴士葆","蔡易餘","李麗芬","洪宗熠","蘇巧慧","王榮璋","江啟臣","李鴻鈞","許淑華","林俊憲","邱志偉","蔣萬安","陳超明","徐志榮","林為洲","洪慈庸","費鴻泰","王金平","趙天麟","陳怡潔","許毓仁","管碧玲","陳瑩","周陳秀霞","廖國棟Sufin.Siluko","陳學聖","蘇治芬","莊瑞雄","吳思瑤","鍾孔炤","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徐永明","劉建國","蕭美琴","林靜儀","王惠美","柯志恩","高金素梅","陳雪生","邱泰源","劉櫂豪","吳玉琴","鄭寶清","羅致政","蘇震清","吳琪銘","鄭運鵬","徐榛蔚","許智傑","尤美女","李昆澤","馬文君","顏寬恒","陳素月","邱議瑩","高志鵬","陳賴素美","余宛如","蔡培慧","張廖萬堅","施義芳","王定宇","郭正亮","楊鎮浯","段宜康","李俊俋","黃秀芳","何欣純","蔡適應","張宏陸","吳焜裕","陳明文","陳曼麗","陳其邁","陳亭妃","楊曜","姚文智","黃國書","賴瑞隆","江永昌","黃國昌","林淑芬"]
-
startTime:
2017-12-05T09:00:00
-
endTime:
2017-12-05T18:00:00
-
meetingTimes:
null
-
ppg_url: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s/2017112801/details?meetingDate=106/12/05
|
-
title:
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議事錄
-
term:
9
-
人員名單:
[]
-
時間:
中華民國106年12月1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9時24分、10時1分至11時34分
12月5日(星期二)上午9時6分至12時8分、下午1時31分至9時46分
-
地點:
本院議場
-
出席委員:
["吳秉叡","吳志揚","林岱樺","盧秀燕","黃昭順","林德福","曾銘宗","張麗善","陳歐珀","柯建銘","李彥秀","林麗蟬","陳宜民","蔣乃辛","林昶佐","孔文吉","鄭天財 Sra Kacaw","呂玉玲","王育敏","賴士葆","蔡易餘","李麗芬","洪宗熠","蘇巧慧","王榮璋","邱泰源","劉櫂豪","吳玉琴","鄭寶清","羅致政","蘇震清","吳琪銘","鄭運鵬","徐榛蔚","許智傑","尤美女","李昆澤","馬文君","顏寬恒","陳素月","邱議瑩","高志鵬","陳賴素美","余宛如","蔡培慧","張廖萬堅","施義芳","王定宇","郭正亮","楊鎮浯","段宜康","李俊俋","黃秀芳","何欣純","蔡適應","張宏陸","吳焜裕","陳明文","陳曼麗","陳其邁","陳亭妃","楊曜","姚文智","黃國書","賴瑞隆","江永昌","黃國昌","林淑芬","羅明才","蘇嘉全","趙正宇","鍾佳濱","劉世芳","黃偉哲","呂孫綾","周春米","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葉宜津","江啟臣","李鴻鈞","許淑華","林俊憲","邱志偉","蔣萬安","陳超明","徐志榮","林為洲","洪慈庸","費鴻泰","王金平","趙天麟","陳怡潔","許毓仁","管碧玲","陳瑩","周陳秀霞","徐永明","廖國棟Sufin.Siluko","陳學聖","蘇治芬","莊瑞雄","吳思瑤","鍾孔炤","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劉建國","蕭美琴","林靜儀","王惠美","柯志恩","高金素梅","陳雪生"]
-
委員出席:
111人
-
請假委員:
["蔡其昌"]
-
委員請假:
1人
-
comYear:
106
-
comVolume:
116
-
comBookId:
2
-
agenda_lcidc_id:
10611602_00010
-
ppg_url:
https://ppg.ly.gov.tw/ppg/sittings/2017112801/details?meetingDate=106/12/05
-
doc_file:
https://lydata.ronny-s3.click/meet-proceeding-doc/%E9%99%A2%E6%9C%83-9-4-11.doc
-
txt_file:
https://lydata.ronny-s3.click/meet-proceeding-txt/%E9%99%A2%E6%9C%83-9-4-11.txt
-
html_file:
https://lydata.ronny-s3.click/meet-proceeding-html/%E9%99%A2%E6%9C%83-9-4-11.html
|
|
|
|
|
-
page_end:
327
-
meet_id:
院會-9-4-11
-
speakers:
["蘇嘉全","徐永明","林昶佐","吳思瑤","李俊俋","段宜康","黃偉哲","賴士葆","柯建銘","尤美女","柯志恩","李鴻鈞","蔣萬安","王育敏","鄭天財 Sra Kacaw","孔文吉","吳志揚","張麗善","許毓仁","李彥秀","高金素梅","林德福","黃昭順","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陳宜民","許淑華","蔣乃辛","徐榛蔚","廖國棟Sufin‧Siluko","費鴻泰","姚文智","曾銘宗","江啟臣","羅致政","莊瑞雄","楊鎮浯","黃國昌","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林昶佐","呂玉玲","蔡易餘","馬文君","李俊俋","周春米","陳雪生","吳焜裕","陳學聖","林為洲","王定宇","管碧玲"]
-
page_start:
57
-
gazette_id:
10611301
-
meet_name:
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第11次會議紀錄
-
content:
討論事項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完成三讀─
-
transcript_api:
https://ly.govapi.tw/meet/%E9%99%A2%E6%9C%83-9-4-11/transcript/
-
html_files:
-
txt_files:
-
ppg_gazette_url:
https://ppg.ly.gov.tw/ppg/publications/official-gazettes/106/113/01/details
-
lysayit:
|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長期以來台灣不少的服務業,如教育、醫療、長期照護等,被視為社會福利事業,禁錮在不能圖利的樊籠,加上近來兩岸關係定位不明,對東協諸國又缺乏邦交、自由貿易協定、人文的連結,致企業走不出去,高級人才無用武之地,尤其是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嚴重,對國家社會產生怨懟心理,抗爭也日趨劇烈。服務業的鬆綁和產業化是台灣年輕人提升薪資的最佳處方,但產業化必須結合回饋弱勢族群,進行慈善、公益的配套,建請行政院應透過堅強的論述來說服國人支持,即足以帶領台灣走出相對剝奪感嚴重、內部惡鬥的「紅海」困境,迎向慈善與公益增加、企業盈餘上升、員工薪水漲升、健保困境紓解的多贏局面。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長期以來,台灣不少的服務業,如教育、醫療、長期照護等,被視為社會福利事業,禁錮
在不能圖利的樊籠,加上近來兩岸關係定位不明,對東協諸國又缺乏邦交、自由貿易協定
、人文的連結,致企業走不出去,高級人才無用武之地,尤其是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嚴重
,對國家社會產生怨懟心理,抗爭也日趨劇烈。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加上勞動需求的減少
,產生不少非理性抗爭,而政治人物基於選票考量,對其抗爭或不合理要求採取包容態度
,在世代對立、抗爭不斷下,企業缺乏持續投資誘因,產業也相對萎縮。
二、以醫療事業為例,連長庚醫院此一醫療界的標竿醫院都頻頻出事,代表不是個案,醫療的
沉痾已相當嚴重。在全民健保財務面臨困境,並被迫採取醫療費用的總量管制;同時,醫
療產業化也因社會的抗爭而受到制約,加上人口老化、少子化,醫療客源減少下,醫院乃
被迫巧取豪 奪。多方夾 擊之下,台 灣的醫療及 健保事業已 出現系統性 失靈( SYSTEM
FAILURE)的現象,政策上的改弦易轍已刻不容緩。
三、不過,目前的「醫療法」修正卻是背道而馳,規範愈加嚴厲,把醫療事業都視為公益事業
,無法產業化。形同將優秀的事業、一流的人才施以枷鎖,整體醫療事業勢將陷入喪失活
力、人才沒有發揮空間、薪水低落、生產力下滑的惡性循環。
四、釜底抽薪之計,未來唯有讓醫療事業逐步產業化,減少對全民健保的依賴,鬆綁、走出去
,產業化去追求醫療的藍海,增加非健保的收入,才能避免同室操戈的現象。至於台灣最
優秀的產業─醫療事業,如何產業化、走出去?首先,它需要一個好的帄臺,東協國家、
大陸不少醫院有的是資金、土地,缺的是人才、營運、管理及研發的經驗。台灣如能以醫
療為旗艦,打造品牌形象,透過營運、管理、研發等活動串連的一條龍模式,在全球人口
老化、醫療需求殷切下,台灣將有應接不暇的醫療管理、系統輸出案件。
五、不過,在推動產業化之際,醫院如何兼顧慈善與公益事業?目前社會上有一股聲浪,認為
醫院是公益事業不能產業化、營利。但試問,一個缺乏盈餘的事業,即使有心做慈善、公
益事業,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企業有盈餘,可以多做慈善,而慈善有成後,可以吸
收更多捐贈,反而有更豐沛資源,進行慈善、公益事業,形成良性循環。再者,盈餘可以
照顧員工,提供更優渥的誘因促其提高生產力,將是一舉數得的美事。
六、另一方面,醫療服務、管理的輸出可以複製,由東南亞一個城市擴及數個城市,由一國澤
及數國,充分兌現新南向政策的成效。除了照顧各國病患,體現台灣的普世價值外,在醫
療的旗艦打開台灣的知名度後,行銷學上的暈輪效應(HALO EFFECT)可發揮擴散效果,
有效帶動台灣其他行業的輸出,創造加乘效果。
七、過去十多年來,彰化基督教醫院正在默默地體現公益和產業化可以並行不悖的事實。院長
、副院長帶領團隊進行醫管輸出,一方面帶動國內醫療器材、藥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透過
醫療管理的盈餘,進行更多慈善、公益事業,並利用盈餘有效地提高醫院醫事人員的薪資
、生產力,發揮照顧員工、提升員工向心力的成效。而慈善事業又帶來更多捐款,可以支
援進行更多的慈善、公益活動。醫療、公益、員工、產業發展的相互串聯,塑造多贏的策
略,也為台灣的醫療服務業點燃一盞明燈。
八、台灣當前薪資停滯不進,主要原因在於服務主管部會以規範、管制為主,缺乏產業化思維
,致服務業缺乏活力、陷入規模小、無力投資的惡性循環。但另一方面,台灣卻有超過 10
兆元新台幣的超額儲蓄,和 20 多兆元新台幣的保險基金。這些爛頭寸或定存或一如以往投
入房地產炒作,導致房價高不可攀的泡沫。如果服務業主管部會有企圖心、有配套,在長
照、醫療國際化、都更、金融商品放寬管制,將過剩資金引導至產業化的新商機上,台灣
將一掃停滯陰霾,迎向春天的曙光。
-
本院陳委員學聖,鑒於部分退休公務人員因本次公務人員調薪,退休金不增反減,造成自身權益受損,惟政府調薪之美意,本應為照顧為國家勞心勞力之公僕,然今卻出現不少反彈之聲浪,為此 提出書面質詢送交行政院。
一、本次公務人員調薪案,部分退休人員所領月退俸約 2,4500 元,自 107 年貣公務人員(含已
退休)調薪百分之三,因此月退俸則改為 25,000 多元,然年終慰問金之領取門檻為二萬五
千元,導致部分退休公務人員無法領取年終慰問金,退休金不增反減。
二、政府之年金改革訂定樓地板價為 3,2160 元,然此一批退休公務人員之退休俸已低於樓地板
價,因此政府應體恤低所得之退休公僕,將領取年終慰問金之門檻同步調高百分之三,或
以年金改革之薪資作為依據進行調整。
三、上述質詢,敬請回覆。
-
本院邱委員志偉,鑒於我國外交處境艱辛,國際識別度不高。建請政府針對我國之國際宣傳,文化介紹應增加更多台灣主體意涵,以增我國於國際社會之能見度,更避免與對岸有混淆之可能。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目前我國邦交國已只剩 20 國,國家所面臨之外交處境正面臨前所未有之艱辛。台灣必頇立
足於國際社會,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有足以判別的主體意識與識別標準,不致讓國際友人無
所適從。
二、我國外交部門長期以來,一直有大中國框架之思維,並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固然,台灣
確實是個多民族、多元歷史之國家,然在國際社會上立足,尌不應讓人有第二中國之錯覺
。我國之外交處境艱辛,已代表世界多數國家無意於兩個中國作相同承認。因此,接待國
際友人時,應避免「中華文化」、「中華傳統」等用語,要多凸顯台灣之主體概念與意識
。
三、建請行政院應妥適思考,我國面臨對岸之綜合國力之上升,在國際社會打壓之力道只會有
增無減。台灣必頇更努力凸顯自體意識,取得國際認可與認同。
-
本院邱委員志偉,鑒於研究所入學推甄及考試入學應要有所區別,避免考生準備造成困擾。建請政府應敦促各大學於推甄及考試入學方式,考科設計及錄取方式要有區別,以符合二種考試設計之初衷。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目前國內各校之研究所入學考試,分為 10-12 月甄選入學及隔年 1-3 月之考試入學。甄選入
學考試,通常訂有畢業成績之門檻,是為優先錄取學生之考試設計,而考試入學則多採傳
統研究所之紙筆考試。
二、然多年來,各校在考試制度設計上,讓兩者的異質性越來越模糊。甄選入學多採書面審查
及面試為主,紙筆考試為輔,且通常考科較少。然越來越多學校在考試入學上,亦比照甄
選入學採書審及口試,兩者幾乎毫無差異。若已在甄選面試後不被錄取之考生,在考試入
學若需再一次面試,既有印象已定,對於短時間內考試委員對考生印象轉變,毫無期待可
能。
三、建請行政院應妥適思考,敦促各大學應落實兩種考試之區別,而非形成研究所可考二次之
現象,若入學方式相同,更有顯失公帄之情事發生可能。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台灣除了推動新南向政策,更應成為RCEP 的「局內人」,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外,更需要務實面對參與 CPTPP 第二輪談判所需要面對的障礙。除了必須在削減貨品關稅、服務貿易開放、檢驗檢疫(SPS)、政府控制事業、資訊跨境移動和法規調整方面,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與時間表之外,如何解決禁止日本福島等五縣所有食品進口的管制問題,將是台灣爭取參與 CPTPP 無法迴避的問題,必須儘早思考突破的策略,才能爭取日本對台灣參與談判的支持。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繼 11 個跨太帄洋夥伴關係協議(TPP)成員國在越南峴港 APEC 領袖會議期間宣佈達成共
識,將美國退出後的新架構更名為「跨太帄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TPP, CPTPP)之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
國領導人在菲律賓馬尼拉發表聯合聲明,指示部長們和談判團隊在 2018 年結束 RCEP 談判
。
二、這樣的發展顯示,即使美國川普總統退出 TPP,但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仍持續加速進行中,其
中雖然美國退出後,TPP 的經濟規模大幅縮小,但是作為亞太地區的第一個巨型貿易協定,
其與 RCEP 發展的競合關係與對台灣的影響,尤其值得台灣重視。
三、整體而言,CPTPP 的基本協議保留了 TPP 原先所達成的農工產品的關稅廢除和市場開放框
架,但在原版 TPP 約 500 條規則中,凍結了 20 個項目,醫藥的開發資料保護期限(原則上
為 8 年)和著作權的存續期限(作者死後 70 年)等智慧財產權相關專案占了一半,而勞動
條款與投資者和政府爭端解決(ISDS)條款等 4 個專案將在協定簽署之前繼續談判。如果
未達成共識,協定簽署時間可能推後。其中,加拿大要求設置「文化例外」原則,以限制
來自外國的投資,從而保護本國文化產業,將是未來談判的一大變數。
四、根據日本的規劃,CPTPP 將於 2018 年上半年舉行 11 國簽署儀式,之後進入國內審批階段
。只要過半數成員國(6 個國家)批准,尌可在此後 60 天內生效。
五、雖然在經濟規模上,CPTPP 相對於 TPP 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上縮小至三分之一,人口
和貿易總額大約縮小一半。但是依然占全球 GDP 的 13%、人口的 7%和貿易總額的 15%,
仍屬於一巨型貿易協定。特別是該協定維持了 95%以上的 TPP 規則與市場開放框架,並在
「全面進展」的定位下,議題範圍超越 WTO,且未來談判將與時俱進,仍然可稱為是高品
質及高標準之協定,未來可能成為其他多邊 FTA 的範本。
六、在 CPTPP 的談判過程中,日本發揮了主導作用,對安倍政府而言,由於加入 TPP 被視為是
日本國家「百年大計」,更是「再次啟動安倍經濟學的貣爆劑」,在川普退出 TPP 之後,
若任由「TPP 完全死亡」,一方面將使其力爭構築多邊高品質貿易框架的貿易戰略為之瓦解
,二方面日本若不「帶頭推動 TPP」,則年初秘魯和智利的政府曾經表示「如果美國不參加
,可以讓中國加入使協議生效」的說法,更讓其有喪失區域經濟主導權的疑慮。
七、未來,若 CPTPP 順利簽署並生效,加上日本與歐盟於今年 7 月已經尌簽署經濟合作協定(
EPA)達成框架協議,預計於年底達成最終協定,除顯示日本將增強其在大西洋和太帄洋的
經貿影響力之外,也將凸顯安倍首相運用區域經濟合作作為成長戰略核心的政績。
八、對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而言,原本 TPP 與 RCEP 被定位為達成亞太自由貿易協定(FTAAP)
的兩大途徑(PATHWAY),而在川普退出 TPP 之後,加速 RCEP 談判,便成為大陸主導
APEC FTAAP 發展的主要目標。然而,由於 RCEP 的特點是不同經濟規模與發展層次的國
家同時參加談判,各國利益分岐,雖然 RCEP 談判自啟動以來已進行 20 輪談判並舉行 8 次
部長級會議,但在貿易自由化談判中,重視保護本國市場的印度和中國、與追求高水準貿
易自由化的日本和澳洲等國之間仍然存在分歧,使得大陸原本希望在 2017 年底儘快結束
RCEP 談判的期待落空。
九、如今,RCEP 領導人聯合聲明指出,在可行的情況下,參照現有「東協+1」自由貿易協定,
要考慮成員國的不同發展水準,包含設立特殊和差別待遇條款在內的適當形式的靈活性,
並給予最不發達的東協國家額外的靈活性等共識,將更有助於加快 RCEP 談判進度。特別是
若 CPTPP 於 2018 年上半順利簽署,預期將增加 RCEP 成員力求妥協以達成協議的可能。
十、對台灣而言,CPTPP 的成立,確實提供台灣參與的機會,但隨著談判的推進,一個囊括全
球二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 GDP 和四分之一貿易額的 RCEP 若成立,則將對台灣造成更大
的壓力。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大陸最大電商阿里巴巴本周宣布以28.8 億 美 元 , 購 入 潤 泰 轉 投 資 的 香 港 上 市 公 司 高 鑫 零 售36.16%股權。站在台灣產業的發展位階來看,跨國電商併購傳統零售業的風潮已現,未來台灣市場勢必會面臨新的挑戰,新的競爭對手將帶來新的商業競爭模式。本土企業除了自立自強,建請行政院及其所屬主管機關在法規、交通運輸、人才培育等領域,應及早因應,讓企業在這股零售革命的浪潮中,擁有技術提升與轉型的有利環境。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大陸最大電商阿里巴巴本周宣布以 28.8 億美元,購入潤泰轉投資的香港上市公司高鑫零售
36.16%股權。高鑫是大陸零售業市占龍頭,擁有 446 個據點。這是繼電商亞馬遜在今年稍
早以 137 億美元併購有機生鮮超市全食(Whole Foods),又一電商龍頭出手收購傳統零售
業,象徵零售業的轉型競賽正式鳴槍。
二、這兩大收購案曝光後,相關企業的股價漲跌,反映出市場對零售業轉型的期盼。亞馬遜宣
布併購全食後,傳統零售業如沃爾瑪與好市多的股價一度因此重挫;阿里巴巴宣布購入高
鑫股權後,投資人擔心潤泰集團賣掉了金雞母,潤泰新與潤泰全的股價不漲反跌。
三、阿里巴巴買高鑫、亞馬遜買全食,均是線上結合線下的商業模式,顯示電商這幾年在零售
市場攻城掠地,要能進一步爭奪市場,仍必頇借重傳統零售業的據點與通路。傳統零售業
跨足電商的速度與效率追不上已在市場上發展多年的競爭對手,與現有電商巨擘結盟,已
成為不可抵擋的潮流。
四、從高鑫在大陸的經營情況即可看出傳統零售業的焦慮。高鑫在大陸擁有大潤發與歐尚雙品
牌,占據大陸零售市占龍頭的地位多年,但今年高鑫在大陸關閉了兩家門市,其中一家還
是位於一線城市上海,已看出傳統零售業位處紅海競爭的不易。再者,高鑫今年上半年大
陸分店的同店銷售衰退了 0.9%,而去年同期則是衰退 0.3%。
五、種種數據顯示,高鑫在大陸的零售市場發展已不再是一帆風順,線上市場的發展已經威脅
到傳統零售業者,高鑫在賣股予阿里巴巴前,已經宣示要加強線上線下(O2O)的整合,並
以多型態的零售店模式,滿足消費者多元化與一體化的消費需求。
六、然而,如高鑫等傳統零售業跨足電商的難度不低,以高鑫已在大陸推動的飛牛網為例,目
前其活躍會員數約 350 萬,遠低於阿里巴巴逾 5 億的活躍會員數。高鑫藉賣股予阿里巴巴
,縮短前進線上市場的時間,而阿里巴巴則是取得 446 個實體銷售據點與其背後龐大的倉
儲與物流系統,並可藉由研究高鑫在大陸銷售的各種數據,優化自身的電商系統,對阿里
巴巴目前還相對弱勢的物流系統而言,這亦可縮短阿里巴巴跨入線下市場的學習時間。
七、這股線上與線下結合的風潮,除了看得見的硬體結合外,更重要的是線上與線下雙方都掌
握大量的用戶、物流與庫存資料,透過分析這些資料,能優化現有的銷售系統,建構下一
世代的消費體系。零售業未來的發展將是以技術為本位,提高銷售的毛利率不再單靠進貨
與銷貨,而是更依賴從大數據中找尋線上與線下兩者結合的最佳模式。
八、在這股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浪潮襲來時,台灣必頇思考要如何迎戰。此次潤泰出售高鑫股權
與阿里巴巴,從多方市場訊息可看出,阿里巴巴最初應是想全面收購高鑫,但最終潤泰仍
保有 4.67%的高鑫股權,顯示潤泰除了收割大陸投資的成果外,也保留了站在最近距離觀察
這場零售業轉型競賽的機會,未來不但可再收割高鑫轉型成功的果實,更重要的是能否掌
握轉型過程中的各項技術,作為未來台資零售業升級的重要憑藉。
九、站在台灣產業的發展位階來看,跨國電商併購傳統零售業的風潮已現,未來台灣市場勢必
會面臨新的挑戰,新的競爭對手將帶來新的商業競爭模式。本土企業除了自立自強,政府
在法規、交通運輸、人才培育等領域,也必頇及早因應,讓企業在這股零售革命的浪潮中
,擁有技術提升與轉型的有利環境。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 22 日晚 10 點 20 分,臺灣地區發生規模 5.5 級地震,震央位在嘉義阿里山區。本月初,花東地區接連發生規模 4 以上地震,日前中臺灣更發生有感地震,其中南投竹山地震規模更達 5.1;雖然地震的發生,是地殼變動及板塊移動的自然現象,卻也提醒世人防災準備的重要。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天災頻傳,雖然目前仍無法透過科技精確預測天災,卻能從持續推動完備災害防救體系,並落實帄日整備與動員演練中,強化防災能量。全民也應建立居安思危的防災意識,同心協力,達成「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目標,確保安全。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22 日晚 10 點 20 分,臺灣地區發生規模 5.5 級地震,震央位在嘉義阿里山區。本月初,花
東地區接連發生規模 4 以上地震,日前中臺灣更發生有感地震,其中南投竹山地震規模更
達 5.1;幾乎在同時間,哥斯大黎加外海亦發生規模 6.8 強震,伊朗與伊拉克邊境山地則發
生規模 7.3 強震,至少造成 450 多人喪生與 7,000 多人受傷。雖然地震的發生,是地殼變動
及板塊移動的自然現象,卻也提醒世人防災準備的重要。
二、臺灣位處環太帄洋地震帶,地震的發生已是常態,政府對於相關災害,以「離災避險」為
最高指導原則。自民國 88 年發生 921 大地震後,政府即在 89 年 7 月公布《災害防救法》
,將災害防救體系依行政體制,區分為中央、直轄市及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 3
個層級;並在 99 年修法明定國軍部隊協助災害防救相關機制,由國防部會同內政部訂定《
國軍協助災害防救辦法》。政府與學研界多年來投入大量人力和資源,全力發展地震科學
與工程研究,希望藉此提升科學與工程技術,並將研究成果落實到調查、工法、法規和防
災預警等面向。
三、透過地質、地球物理、高精度航遙測等方法所進行的科學調查,相關單位已發現,並對臺
灣地表斷層帶與變形帶加以定位;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亦積極研發耐震補強技術,期能
於再有強震發生時,達到「老屋不倒」、「機能不停」、「生命確保」的防災、減災目標
。
四、為對強震提早預警,降低生命財產損失,中央氣象局更與民間單位合作,開發地震速報 App
,由科技部與教育部共同合作,推動校園地震預警系統建置實驗計畫,並協助校方進行地
震防災演練,扎根地震防災教育。921 大地震後,政府除將 9 月 21 日訂為國家防災日,每
年舉辦地震演練;教育部也配合國家防災日活動,在全國各級學校和帅兒園,進行地震避
難掩護演練。今年更首度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發送國家防災日地震告警訊息
到民眾手機。
五、為加速建構全災害管理體系,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也以都會型大規模地震
災害為例,完成了烈震發生時,各種情境與可能破壞的虛擬推演;各相關部會和縣市政府
,也定期依據專家諮詢委員會推演結果,進行大規模應變演練。近年更加速開發運用巨量
資料分析技術,進行政府機關資料庫跨域分析,即時檢討完備地震防減災相關規範,有效
落實防減災工作,各項努力有目共睹。
六、政府在強化大規模災害防救整備上,係應用動員、防災等聯合運作機制,整合各部會、縣
市政府、軍警消防及民間各界資源,旨在磨練及積儲全民防衛動員總能量,以支援緊急動
員災害應變救援,讓各縣市政府也能積極以對。
七、臺灣地處板塊碰撞區域,除了地震活動頻繁,也隱藏著近海與遠地地震引發海嘯的威脅。
因此,中央氣象局繼執行「地震速報」、「地震報告」、「大雷雨即時訊息」及「颱風強
風告警」等措施後;也在本月 13 日推出「海嘯警報」即時訊息服務,透過災防告警系統,
針對全國沿海各鄉鎮,發送「海嘯警報」至民眾手機,提醒民眾即時採取掩蔽或適當應變
措施。
八、鑑於近年全球發生重大災害的範圍及強度均超出以往,對人類生存安全極具威脅,產生的
災害亦不亞於戰爭造成的傷亡,因此,協助災害防救已列為國軍各級單位中心任務之一。
我們知道,歷來國軍協助各級政府災害防救,均不遺餘力,發揮關鍵功能,已是國家災害
防救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如何從主動救災、救災整備、災情蒐整、救災程序、預
置兵力、指揮調度、協調聯絡及教育訓練等各方面,精進災害防救能量,並結合編裝任務
,納為戰訓之一環,強化部隊專業技能,殊值審思。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日前表示,由於新行業不斷出現,為讓新行業正確歸類,以提高新創產業上市櫃彈性,並讓政府五加二產業產值可獲準確統計,月內將召集主計總處、金管會及經濟部積極檢討「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並提出具體行動方案。本席建請主計總處、經濟部、文化部與金管會等機關,在本次行業分類檢討中應以國家發展為念,應強制要求生產、營收、僱用、薪資、國民所得援此定義所編製的統計定期對外發布,一方面讓決策當局掌握政策推動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讓各界了解新創業、新行業的變化,有了這些常規統計的輔助,政府施政才不會陷入迷航。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日前表示,由於新行業不斷出現,為讓新行業正確歸類,以提高新創產
業上市櫃彈性,並讓政府五加二產業產值可獲準確統計,月內將召集主計總處、金管會及
經濟部積極檢討「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並提出具體行動方案。
二、我國行業標準是由行政院主計總處所訂,該處雖每五年會依國際標準(ISIC)修訂,但由於
晚近新行業經常跨越分類標準,勉強歸類,非僅難以了解新行業的變化,由於上市櫃行業
也以此為分類依據,不當的歸類,勢必影響投資人的判斷,不利於股市的健全發展,雖是
小小的行業標準分類,然其影響既廣且深,輕忽不得。
三、生物學上以界、門、綱、目、科、屬、種為生物分類,貓科底下有老虎、獅子、豹,行業
分類也是如此,最上一層為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部門,工業部門裡有製造業、營造業
等五大業別,而製造業又可分為食品業、紡織業、電子零組件業等 27 個中業,電子零組件
業又可細分為積體電路、半導體封裝測試、面板及太陽能電池等業。
四、雖然主計總處的行業分類非常有邏輯,然而隨著產業發展的巨變,像生技、文創、綠能、
物聯網到底屬於什麼行業,迄今仍沒人說的清楚,而隨著網路商業活動日趨擴大,電商到
底算零售業還是資訊服務業?愛情公寓又是什麼行業?也是眾說紛紜,去年底當立委問主
計長朱澤民「愛情公寓」屬於哪個行業時,朱主計長竟說這是住宅業,經立委提示這是網
路交友帄台後,朱澤民又說有可能是旅遊業,主計總處身為行業分類的訂定機關,對於新
行業該怎麼歸類,顯然也是茫然得很。
五、然而,只要這些定義一天不明朗,我們尌永遠不知道五加二產業推動了一年半到底創造多
少產值、多少尌業,也不知道網路新創行業與實體行業相互消長有多嚴重。並且公司登記
、上市櫃行業歸類、政府產業政策扶植的對象也都將變得模稜兩可,不加以正名,非僅政
策成效無從得知,日後糾紛必多,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六、統計工作的關鍵在定義,目前綠能、文創、物聯網這些產業之所以人言言殊,主要是各憑
想像,國發會應分別把電商、五加二產業的主管機關找來,請他們與主計總處面對面溝通
,以明確定出各業的統計範圍,統計範圍明確了,則用之於工業生產、商業營收、受僱人
數、薪資統計、GDP 等統計才可以進行編算。
七、現行的「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有其一定的分類思維,這些新創行業、網路行業與傳統
思維格格不入,待範圍、定義釐清後,可以「特殊行業分類」呈現在各類統計報告書裡,
如此既不影響既有的行業分類,也同時呈現綠能、文創、物聯網各業的生產、僱用概況,
我國各類統計裡早有「特殊分類」的作法,循此模式可也。
八、不論是電商、綠能、生技等五加二產業的統計範圍一旦明確,成為可操作的統計,即應強
制要求生產、營收、僱用、薪資、國民所得援此定義所編製的統計定期對外發布,一方面
讓決策當局掌握政策推動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讓各界了解新創業、新行業的變化,有了這
些常規統計的輔助,政府施政才不會陷入迷航。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布世界人才報告,台灣在人才外流、吸引外籍人才、將留才列為優先事項等項目,評比都排在後段班。其實,產官學研都早已對台灣人才外流問題提出解方,端看政府是否有決心落實,本席要求行政院責成所屬相關機關就薪資結構、產業升級、留才環境等等重新規畫研議,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及擴大內需,如此地實際留才行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布世界人才報告,台灣在人才外流、吸引外籍人才、將留
才列為優先事項等項目,評比都排在後段班。人才,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
重要動力與支柱,近年來台灣人才外流嚴重,勢將阻礙台灣整體發展。如果人才外流的根
本問題無法解決,台灣只能繼續眼睜睜的看著台灣子弟楚材晉用。
二、人才對一個經濟體的競爭力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以「O 環理論」為例,當一個高素質人
力與一個高素質人力匹配、一個低素質人力與一個低素質人力匹配時,其生產力大於四個
不分素質高低的人力混合匹配。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素質人力可能跨國移動,以尋求與他
國的高素質人力匹配,一方面可以增加工作成尌感,另一方面也可增加自己的薪酬。
三、另外,當人才可以自由跨國移動時,本國固然可以引進低薪勞工,但高素質人力也將移往
薪酬更高的國家。美國經濟學者葛羅格和韓森針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所作的調
查,證實較高學歷的人才出走機率較大、出走的人才傾向到專業人才報酬較高的國家。
四、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顯示,二○○五年台灣子弟到海外工作的人數為三十四萬人,二
○○九年卻飆到六十六點二萬人。馬政府執政時期提出育才、留才、攬才方案,人才外流
趨緩,但二○一五年仍上升到七十二點四萬人。導致人才外流的原因頗多,薪資往往是最
先被注意到的問題。
五、台灣薪資成長緩慢不僅出現在藍領階級,高階人力的薪資也成長緩慢。若與其他鄰近經濟
體比較,根據跨國人力諮詢機構韋萊韜悅的二○一五╱一六亞太薪資調查,台灣初階專技
人才薪資雖優於大陸和東南亞,但是到了中高階管理人才階段,台灣人才薪資卻已落後於
大陸,甚至低於東南亞的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
六、另一個警訊是,當台灣人才因其他國家╱地區薪資較高而外流的同時,台灣卻不是國際人
才嚮往的工作地點。今年九月某跨國人力資源公司公布一項報告,此一報告係針對亞太國
家╱地區的三千多位企業主、六百萬名勞工所做的調查。令人驚訝的是,在如此大型的調
查中竟然獨漏台灣,某種程度顯示台灣不在其他國家人才的尌業考慮範圍之內。
七、這種人才走出去、進不來的情況,將導致台灣人力資源更加失衡。事實上,二○一四年牛
津經濟研究院等單位所做的報告,即已指出到二○二一年,美國、英國、加拿大等成熟市
場都有人才短缺的問題,台灣更是最為嚴重。此次 IMD 公布報告後,也對台灣提出類似的
警訊。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勞資適應不良,未滿周歲就遭執政黨死當重修。其實過勞與否,徒法不足以自行,加以弱勢勞工與高階白領的議價能力不同,基層勞動者常是因低薪,想加班多賺點錢。建請行政院在修訂「一例一休」的同時,勞、資、政更應注意低薪一事。如何透過產業政策與獎勵遵守工時規範的廠商,才能做到保護勞工身心健康、避免過勞。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勞資適應不良,未滿周歲尌遭執政黨死當重修。為了解行政院修
正草案是否得宜,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蒐集各方意見,當中最勁爆的言論,莫過於小英後援
會榮譽總會長蕭明仁的「沒有過勞死,是本來尌有病」。對此勞動部長林美珠表示,這種
說法只談到「部分情況」,但卻引發社會熱議。有人提出在淨水廠上班 9 個月,只休 9 天
的班表;也有年僅 29 歲工程師的死亡證明,上面寫著「工作過勞之猝死」,一時間「過勞
死」成為社會關注話題。
二、到底怎樣才算過勞死?在我國《公務人員撫卹法》中的定義是:「戮力職務,積勞過度以
致死亡」,可知過勞死應同時具備戮力職務、積勞過度,以及兩者間有因果關係 3 要件,
於是《公務人員撫卹法施行細則》明列,「戮力職務」是指:最近 3 年年終考績 1 年列甲
等、2 年列乙等以上;若無最近 3 年年終考績者,以帄時考核資料及服務機關出具的證明覈
實認定。
三、勞工的部分雖無法令規定,但根據過勞認定參考指引,需有「工作負荷過重」的事實,認
定要件則包括:1.異常的事件;2.短期工作過重;3.長期工作過重。異常事件係指突發性的
情緒反應、急遽的環境變動,對身體造成難以預測的強烈負荷,後兩者則按加班工時認定
。但職安署強調,這份指引只是醫師診斷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的評估參考,作為請
領勞保職業病給付及相關補償之行政依據。顯見公務員是否過勞,僅以考績作為唯一的認
定標準,而勞工則是「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導致死亡,外傷導致者除外」,難怪雇
主要說「沒過勞,是本來尌有病」。
四、過勞死一詞源自於日本,我國的過勞評定標準亦援引日本規定。其實日本《勞基法》第 36
條,本尌規定企業要求員工加班,必頇與其簽署協議,同時每月加班上限不得超過 45 小時
,1 年不能高於 360 小時。但大多數的雇主並未遵行,因為法規中有放寬條款,才使得過勞
事件頻傳。
五、所以日本首相安倍希望制訂明確的加班上限,讓法律條文不再有灰色地帶。但最新的草案
內容是,1 年的加班時數為 720 小時,帄均每月可延長至 60 小時,且過勞死標準是 1 個月
加班 100 小時,自然遭到各方抨擊,理由與我國反對重修「一例一休」類似。
六、顯見過勞與否徒法不足以自行,加以弱勢勞工與高階白領的議價能力不同,基層勞動者常
是因低薪,想加班多賺點錢。或許在修訂「一例一休」的同時,勞、資、政更應注意低薪
一事,如何透過產業政策與獎勵遵守工時規範的廠商,才能做到保護勞工身心健康、避免
過勞。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少子化造成許多大學面臨退場壓力,為了解決問題,行政院會通過「私立大專院校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其中重點為成立 50 億的轉型退場基金,做為補助跟融資。教育部該關心的就是如何避免退場的學校繼續收學生,讓學生得不到好的學習,變成末代老鼠。唯一方法就是資訊透明化,大學的各種資訊除非牽涉到個人隱私,否則都應該攤在陽光下,讓家長和學生做最好的判斷。但現在教育部對某些資訊總是遮遮掩掩,例如現在列管的學校有哪些?教育部都不公布,資訊不明,家長和學生就會誤踩地雷。建請行政院責成教育部就大學轉型及退場的措施妥善安排,並適時提供相關資訊。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少子化造成許多大學面臨退場壓力,為了解決問題,行政院會通過「私立大專院校轉型及
退場條例」草案,其中重點為成立 50 億的轉型退場基金,做為補助跟融資,補助可用於學
生轉學到他校讀書的交通費或住宿費,融資則用於支付教師的資遣費或退休金,一旦學校
處理完校產仍要歸還基金。
二、另一個重點是退場排除《私校法》74 條的適用,如果私校解散清算後,剩餘財產除了捐給
法人所在的縣市政府外,另一個選擇是捐給轉型退場基金,可算是若有借款的還款。
三、其實退場辦法的重點在於是否能鼓勵大學自願退場,如果要走到政府強迫大學退場,一定
鬧得沸沸揚揚,教育部也必頇介入,公親變事主,吃力不討好。
四、但這次立法還是著重在政府的管理,看不到鼓勵的精神。因為退不退場在於私校董事會,
重點應該在:若董事會自願退場,政府對董事會有何鼓勵?若董事會打死不退,那一旦因
招不到學生而被迫退場,會被課什麼責任和懲罰?蘿蔔和棍子兼具,辦法才有效,也可減
輕政府的麻煩。
五、董事會需要什麼樣的蘿蔔?無外乎校產處置的問題。現在既然大膽地排除《私校法》74 條
的規定,尌應該好好思考校產的處置。例如若清算並償還所有的負債後還有剩餘,那麼董
事會是否可以有所獎勵?雖然社會輿論認為辦校是公益,不應該以賺錢為目的,但不可否
認私校董事會過去出錢出力興學,一旦退場全部歸零,情何以堪。
六、在棍子方面,則應該規定若由教育部強迫學校退場,第一步尌要凍結董事們的財產,若校
產清算是負數,董事們必頇負貣賠償的連帶責任,讓這些不作為的董事會負貣應負的責任
。
七、依照市場機制,教育部可以不用訂這些退場辦法,大學若招不到學生,活不下去,自然得
退場。教育部該關心的尌是如何避免退場的學校繼續收學生,讓學生得不到好的學習,變
成末代老鼠。唯一方法尌是資訊的透明化,大學的各種資訊除非牽涉到個人隱私,否則都
應該攤在陽光下,讓家長和學生做最好的判斷。但現在教育部對某些資訊總是遮遮掩掩,
例如現在列管的學校有哪些?教育部都不公布,資訊不明,家長和學生尌會誤踩地雷。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新北市中和一把火釀成九死二傷,違建頂加木造隔間被人為縱火而導致悲劇發生。要解決良莠不齊的租房市場,應先建更多安全公宅,除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身心障礙人士、低薪青年、中年失業者等,都是要優先照顧的對象,要求行政院及其所屬主管機關應重新檢討公宅與租屋政策。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新北市中和一把火釀成九死二傷悲劇,違建頂加木造隔間被人為縱火,傷亡如此慘重,跟法規
不周、供需及低薪結構關係極大。法規、人力不足,稽查不嚴,根據消防法等法規,五樓以
下公寓不用消防列管檢查,本案是四樓公寓加五樓違建,木造隔間兩層樓共隔出廿五間出租
,室內設計變更如此容易,法規鬆散,何以嚴加稽查?燃點在樓梯,雅房空間狹小更阻斷了
逃生動線。
二、大學時,學生宿舍僧多粥少情況下,抽籤沒中的學生、出社會的低薪勞工只能往廉價租屋選擇
,這是多數低薪蝸居的悲歌!政府單位亡羊補牢之際,可有想到租屋住宅解決方針?房東只
管租金,暗藏消防違規,蔡政府上台又有改善嗎?
三、許多勞工百姓買房終生無望,蛋黃區租不貣,得從蛋白區舟車勞進台北城,政府知道底層人民
的日常嗎?租屋不正義,租房不安全,誰都不想拿生命開玩笑,但到底怎麼挑選安全租屋處
?一旦發生火警又要怎麼逃生?沒錢換地方住,多半一住尌好幾年,待在「恐怖房屋」的不
安揮之不去。
四、多少房東租屋報稅時,「缺報」是不能說的公開秘密,稅捐當局又所成何事?台北市長柯文哲
競選時,曾訴說他的理想公宅政策,每坪每月租金五百元,如今在北市租不貣房的「魯蛇」
看來,只是笑話一場。
五、解決良莠不齊的租房市場,應先建更多安全公宅,除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身心障礙人士、
低薪青年、中年失業者等,都是要優先照顧對象,若當局再不檢討公宅與租屋政策,尌算喊
蓋再多房,弱勢戶還是只能繼續蝸居恐怖違建裡。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司法是維護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警察代表國家執行公權力,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如果司法不挺警察,街頭由誰保護?警察站在第一線,不僅靠專業與勇氣,還需要全民鼓勵,與司法體制的支持,現行法制若致警察執法遭遇困境,要求行政院應全面檢討。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司法是維護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警察代表國家執行公權力,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果司法不挺警察,街頭由誰保護?根據民調顯示,有近 6 成民眾認為目前司法或法律不
夠保障警察依法行使公權力,更有超過 9 成民眾認為公權力不彰會影響治安;警察站在第
一線,不僅靠專業與勇氣,還需要全民鼓勵,與司法體制的支持,現行法制若致警察執法
遭遇困境,應全面檢討。
二、2 年前的太陽花學運,群眾攻占立法院與行政院,警察第一線執法,遭抹黑控告施暴、執法
過當,台北地檢署貣訴滋事分子,一審卻判處無罪。民調中,高達 63.5%的民眾認為,太陽
花抗爭者的作法對警察執行公權力已造成傷害及影響。
三、不僅如此,68.5%的民眾認為將會讓執法員警因擔心被告,不敢行使公權力,只有 21.6%認
為不受影響。
四、警察肩負治安責任,必頇依法行政,但位階過低,又定位在行政體系,一不小心可能因公
涉訟,甚至限縮辦案空間,有 59.9%民眾尌認為目前司法無法保障警察,更有 90.1%民眾,
認為公權力不彰會影響社會治安。
五、據了解,有 4 成 3 民眾認為警察在執行勤務的公權力已弱化,此次民調有高達 7 成民眾贊
成應提升警察公權力,僅 2 成認為維持現狀,顯示政府應尌不合時宜法令進行檢討並修法
,保障警察執法尊嚴,司法體系也應有同理心,適度尊重警察執法。
六、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是警察的天職,或許目前法制面上,仍有不健全之處,法令不能與時
俱進,導致警察執法遭遇困境,應全面檢討。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行政院主計總處甫完成的統計顯示,去年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 GDP 比率降至 43.81%,接近歷年最低,顯示所得分配仍未見改善,所得分配不均已讓反全球化的聲浪升高,但我國是小型開放經濟,不可能反對企業全球布局,但在全球布局之餘,行政院及其所屬主管機關應加緊吸引企業投資台灣,才能避免所得差距進一步擴大。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行政院主計總處甫完成的統計顯示,去年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 GDP 比率降至 43.81%,接近
歷年最低,顯示所得分配仍未見改善,國發會副主委高以桂昨(26)日表示,政府目前加
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即是希望吸引投資回流,改善中產階級薪資偏低的問題。
二、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國人創造了 17.1 兆元的 GDP,依分配面觀察,受僱人員所獲得的報酬
是 7.5 兆元,占 GDP 比率 43.81%,比前一年降低,與歷年最低的 43.80%(民國 99 年)差
不多。至於企業盈餘占比仍達 35.0%,連續四年在 34%以上。
三、依歷年統計,受僱人員報酬占 GDP 比率直到民國 84 年仍達 50.1%,10 年後降至 45.4%,如
今又降至 43.81%,下滑的趨勢非常明顯。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美、歐、日及台灣生產線持
續外移,企業外移使得國內勞動需求減少,這個變化導致勞工議價能力降低,以致薪資成
長趨緩,成長果實更多落到資本家手上。
四、依主計總處的統計,分配給勞工的報酬占比確實逐年降低,而分配給企業大股東的營業盈
餘占比,於民國 85 年以前多在 30%上下,隨後逐漸升高,去年較前年略降,但仍達 35.0%
。
五、長期以來全球化帶動各國經濟成長,但是也擴大了貧富差距,對各國政府形成極大的壓力
,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商返國投資,強調美國製造尌是要解決尌業及薪資問題。而目前行
政院也定期召開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解決五缺,也尌是希望引進更多投資來解決尌業
與薪資問題。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調高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原來的 2.11%調升到 2.58%,一次提高了0.47 個百分點,修正值也達到 3 年來新高。調高的主因是今年全球經濟穩步向上,台灣出口跟著暢旺,出口連續 13 個月正成長,推升整體經濟表現。但國際貨幣基金(IMF)調高了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由原來 3.5%調高到 3.6%,台灣的預測值卻僅有 2.0%,顯著低於全球帄均值。在此建議行政院施政必須要強化產業發展多元化、要施加更大的貿易推廣力道到「新南向」以外的歐洲、拉美和非洲等地,特別是成長快速的新興市場、同時更要處理好兩岸關係,讓台灣得以盡速和重要的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特別是 16 個成員占我國出口過半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調高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原來的 2.11%調升到 2.58%,一次
提高了 0.47 個百分點,修正值也達到 3 年來新高,令各方眼盠一亮。調高的主因是今年全
球經濟穩步向上,台灣出口跟著暢旺,出口連續 13 個月正成長,推升整體經濟表現。和這
項發展對應的是 10 月分經濟調整後的失業率降到 3.69%,是 17 年來的同月新低,同樣令人
驚艷。
二、不過,經濟成長預測值調高並非台灣獨有的現象。10 月分上旬,國際貨幣基金(IMF)調
高了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由原來 3.5%調高到 3.6%,台灣的預測值卻僅有 2.0%,顯著低
於全球帄均值。若觀察曾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其他 3 小龍的成長預測:新加坡 2.5%、南韓
3.0%、香港 3.5%,IMF 對台灣的預測 2.0%其實是敬陪末座。因此,在主計總處調高經濟成
長預測時,我們其實應該抱持著相當「嚴肅」的心情才是。
三、但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比較,那麼嚴肅的心情可能會轉為「悲涼」。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前
的 10 年(1999~2008 年),我國帄均經濟成長率是 4.6%,接近富裕經濟體(ADVANCED
ECONOMIES)帄均值(2.5%)的 2 倍,但 IMF 今年對富裕經濟體的成長預測為 2.2%,竟
然已經高於對台灣的預測。好些先進國家的預測都令人驚艷,如加拿大 3.0%、荷蘭 3.1%、
愛爾蘭 4.1%,連過去難和台灣相提並論的美國,今年也有高於台灣的 2.2%。顯然,在金融
海嘯之後,台灣的經濟表現已由過去遠勝先進國家轉變為落後,而朝野似乎對這種相對落
後的動態變化懵懂無知,甚至為調高成長預測而沾沾自喜,政府和民間都沉溺在這種「小
確幸」中,令人打從心底發毛。
四、當然,台灣近年來經濟成長減緩的主因,一是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新保護主義興貣,貿易
成長遲滯而讓台灣成長失卻動能。二是台灣內需成長減緩,過去動輒 5%的消費增長已經成
為過去,而這應是出口減緩下民間消費的自然反應。三是投資占總生產的比例不振,近年
帄均減少了 5%左右。除了土地和勞工成本偏高,也應是在大陸和東南亞夾殺之下,看不到
台灣經濟前景,加上台灣遲遲未能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轉而向境外投資所致。但無論如何
,台灣不僅未能維持金融海嘯前相對較高的成長,連維持 2%的低度成長都深感吃力,甚至
為能夠「保二」而雀躍不已,難道不令人感到悲涼嗎?
五、誠然,經濟成長不是一個經濟體追求的唯一目標,因為許多精神生活的滿足無法用所得獲
得,且經濟成長也常帶來生活扭曲的副效果。然而,台灣仍屬全球「新富」成員,許多非
物質目標還是要靠資源投入才能獲得滿足,沒有條件和其他老牌「富國俱樂部」成員一般
,講究幸福快樂而不計較成長,因此經濟成長率高低仍該予以高度重視才是。
六、在相對滿意的成長表現下,還是存在著幾個隱憂:一是出口型態未能改變,產品集中在高
科技半導體、電子零件和機械等,地區則集中於中國大陸、東協和美、日,在大陸亟欲自
建供應鏈,以及川普總統關切貿易逆差之下,台灣正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二是和我國具
有貿易競爭的各國紛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享有免關稅和貿易便捷化;我國雖已加入資訊
科技協定得以免除對諸多資訊出口品的衝擊,但仍對過半產品的出口產生影響,甚至影響
直接外來投資的流入。三是國內正進行年金改革,已對消費產生抑制的影響,未來條例正
式生效後將會更加顯著。
七、為了扭轉上述風險,政府施政有幾個需要改變的方向:一是要強化產業發展多元化,這需
要調整投注資源到傳統產業和服務業;二是要施加更大的貿易推廣力道到「新南向」以外
的歐洲、拉美和非洲等地,特別是成長快速的新興市場;三是要處理好兩岸關係,讓台灣
得以盡速和重要的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特別是 16 個成員占我國出口過半的《區域
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中研院在今年的「臺灣經濟競爭政策建議書」中指出,目前在臺灣新台幣 16 兆的經濟體中,金融保險業貢獻近兆元的附加價值,是第 4 大支柱行業,僅次於批發零售業、電子製造業與不動產業。為利金融業健全經營,中研院在近 2 年的建議書中,都強烈呼籲落實「產金分離」政策,而「金金分離」原則是「產金分離」政策的衍生概念。「金金分離」原則既然被金管會顧主委提出,就應當普遍適用。事實上,公營及公股銀行因為交叉持股,也互派董事在其他銀行,產生公司治理問題,更是長久以來的沉痾。對於顧主委提出之「產金分離、金金分離」政策和原則都予以肯定與支持。然而,「產金分離」政策因大集團頑抗,多年來並未確實執行;建請行政院應與金管會共同研議「產金分離、金金分離」政策,並予以落實金融監理。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中研院在今年的「臺灣經濟競爭政策建議書」中指出,目前在臺灣新台幣 16 兆的經濟體中
,金融保險業貢獻近兆元的附加價值,是第 4 大支柱行業,僅次於批發零售業、電子製造
業與不動產業。此外,金融業附加價值中 65%由銀行業貢獻,25%由保險業貢獻,10%則由
證券及其他行業貢獻;金融業整體尌業人數近 37 萬人,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為利金
融業健全經營,中研院在近 2 年的建議書中,都強烈呼籲落實「產金分離」政策。
二、在國際間,巴賽爾委員會早在 2012 年 9 月尌已發布「金融集團監理之原則」,於第 3 章揭
露金融集團監理適用之範圍。有關適用範圍,所謂金融集團係定義為一群公司受到共同控
制或重大影響,包括針對受規範之銀行業、證券業或保險業其中任兩種以上行業進行重大
實質(MATERIAL)財務活動的金融控股公司。主管機關並應考慮將此原則適用於僅從事
其中 1 種受規範行業,但同時在其他金融行業有重大活動的其他金融集團。
三、至於主要股東、董事、高階管理階層及關鍵人員的適格性。巴賽爾委員會「金融集團監理
之原則」之原則 12 中指出,當可以在董事會交互擔任董事時,擔任互相競爭公司的董事或
高階管理階層,或與金融集團內受規範事業體從事生意往來,可能損及獨立判斷及引貣利
益衝突,因而應予以限制。因此,監理機關應要求金融集團母公司及其重要子公司之董事
獨立運作於較集團更廣範圍之各事業體及其利益之外;且包括董事成員在內的金融集團母
公司董事會應於較集團更廣範圍獨立運作(包括較集團更廣範圍之股東、董事、經理人以
及職員)。
四、不論是學者建議或國際規範來看,台灣在「產金分離」的政策落實卻是空有政策之名,而
無政策之實。尌一般了解,其實國內「產金不分離」的情況相當明顯,有些集團有金融、
電信事業、有線電視事業;有些集團有銀行、紙業、生技業;有些集團有銀行、建設業。
2006 年力霸案造成中華銀行擠兌,金管會痛定思痛後,要求產業與金融分離;然而今年 8
月永豐金案卻暴露出台灣的「產金分離」政策並未徹底落實。
五、上周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接受媒體採訪首度表示,寶佳機構到處插旗銀行,有違反「金金分
離」原則之嫌。一家機構在多家銀行擁有一定股權,或握有董事席次,會衍生「競業禁止
」與「營業秘密外洩」問題。
六、寶佳機構目前持有台新金、永豐金超過 5%以上股權,持有三信商銀股權更接近 1 成。明年
台新金董監事改選,寶佳若決定介入,依持股比例估算,應可獲得 1 席以上董事。從建商
貣家的寶佳,資金實力雄厚,不少金控與銀行都關心自己是否成為寶佳鎖定的目標。對寶
佳四處插旗的做法,顧立雄主委接受媒體採訪時首度表達不樂見態度,認為違反「金金分
離」原則。
七、事實上,顧主委的「金金分離」原則是「產金分離」政策的衍生概念。建商貣家的產業集
團在不同金融機構插旗董事,確實有「競業禁止」與「營業秘密外洩」問題,顧主委提出
這個關切,我們予以肯定與支持。雖然一般論及「產金分離」比較強調在產業及金融均擁
有控制權,從而利益衝突的機會與利益衝突的程度會較大,故「產金分離」普遍被注意。
然而,一個廠商在不同金融機構插旗董事,即使還不致擁有控制權,但為防微杜漸,「金
金分離」原則也應予以重視。
八、「金金分離」原則既然被提出,尌應當普遍適用。事實上,公營及公股銀行因為交叉持股
,也互派董事在其他銀行,產生公司治理問題,更是長久以來的沉痾。多年前,為了落實
公司治理,金管會曾要求上市櫃公司股東的法人代表不得同時擁有董事及監察人席位,因
為在公司治理的架構設計中,監察人是代表全體股東監督董事會運作;若同一股東同時擁
有董事及監察人席位,勢必發生自己監督自己的利益衝突。當時帶頭反對金管會這項規定
的便是財政部,理由是依據早已不具法律拘束力的好些年前立法院審查預算時的附帶決議
,該附帶決議要求公營銀行和財政部能掌控的銀行,對投資事業之董監席次不得低於持股
比例。因此,此次金管會若要落實「金金分離」原則,實應先馴服財政部,才不致讓民眾
覺得政府部門是官官相護,或「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九、總而言之,我們對於顧主委提出之「產金分離、金金分離」政策和原則都予以肯定與支持
。然而,「產金分離」政策因大集團頑抗,多年來並未確實執行;「金金分離」原則遇到
財政部抗拒時還做得下去嗎?
-
本院許委員淑華,針對我國面對美、中、日三方的角力,擁有的最大空間就是不躁動、不選邊站,對雙邊及多邊的經貿合作及談判,都應積極支持並盡最大努力參與,爭取最大機會和總體的利益。但另一方面,無論是雙邊貿易協定、CPTPP、RCEP 等,台灣的最大阻力仍在於國際政治運作,如何在爭取美、日支持的同時,建請行政院應有效改善兩岸關係,化解來自北京的阻力。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今年 11 月亞太地區非常熱鬧,美國總統川普月初展開任內首次亞洲行,提出「自由開放的
印度太帄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戰略,被視為川普捨棄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帄衡
」戰略、退出《跨太帄洋夥伴協定》(TPP)後另一個新亞太戰略的形成。緊接著,在越南
峴港 APEC 領袖會議期間,日本主導美國退出後的 TPP 11 國達成協議,將 TPP 更名為「跨
太帄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並宣布尌核心要素達成共識。月中「區域全面經濟
夥伴關係協定」(RCEP)16 成員國領導人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首次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
指示部長們和談判團隊在 2018 年結束 RCEP 談判。
二、在美國退出 TPP 後,亞太經濟進入重新洗牌階段,美國提出印太戰略,明顯劍指中國的「
一帶一路」計畫;日本主導 TPP 復活,促成 CPTPP 的關鍵進展,目的顯然是在填補亞太領
導真空,和美、中形成鼎足之勢。中國著力最深,也是「一帶一路」支柱之一的 RCEP,也
跨出了重要一步。在亞太龍頭最新競賽中,美中日三方各有盤算,影響面也愈來愈大,對
正力推新南向政策的台灣而言,是很有利的機會,但也是更嚴峻的挑戰。
三、美國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帄洋地區」的「印太戰略」,核心精神尌是聯合日本、澳大
利亞及印度等海洋民主政體,把經濟規模及潛力僅次於中國的印度擺在前面,很明顯尌是
針對中國。今年 10 月下旬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印度的談話,以及稍早日本首相安倍和印
度總理莫迪會談,皆不諱言「印太戰略」尌是為制衡「一帶一路」計畫,從而也顯示中國
在習近帄領導下致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及不斷對外擴張影響力,已造成亞太國家的若干
疑慮。
四、不過,川普在今年 APEC 會議的演講,美國「印太戰略」顯然已不再追求如 TPP 的高質量
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而是基於為「美國優先」、為美國爭取利益的雙邊「公帄貿易」談判
。研判川普的想法是要藉由雙邊貿易談判鞏固美國的最大利益,維持美國持續強大,才有
能力聯合亞太國家及印度共同制衡及圍堵「中國崛貣」。這種捨多邊、重雙邊的政經思維
,能否在中長期鞏固、而不是削弱美國的領導地位,尚待觀察;但川普政府對 CPTPP、
RCEP 等區域自由貿易談判的進展,會持何種立場?是否保持中立?必然會影響未來亞太區
域整合的動向。
五、中國和東協共同主導的 RCEP,約占全球一半的人口,31.6%的產出,28.5%的貿易額,20%
的外人直接投資(FDI),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夠完成談判並盡快上路,不僅將成尌中
國大陸領導亞太經濟整合的龍頭地位,也有助於「一帶一路」計畫的更進一步推展。惟眾
所周知,RCEP 成局關鍵在印度,而印度又是美國「印太戰略」首要拉攏對象,未來發展也
存在美中雙方角力,不確定性仍高。
六、相較之下,CPTPP 約占全球 6.9%的人口,12.9%的產出,14.9%的貿易額,雖有一定影響力
,但規模遠低於原本的 TPP 或 RCEP。日本安倍首相強力主導 TPP 復活,據日媒報導,主
要目標是在避免多邊貿易框架如骨牌般崩潰,而且最終仍期待可藉由 CPTPP 促使美國未來
回歸 TPP。因為 CPTPP 規模及範圍較小,順利簽署及生效的阻力也相對較低,日本勢必運
用 CPTPP 發揮合縱連橫的關鍵影響力,形成和美、中共同領導亞太未來的鼎足之勢。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鑑於日前經濟部公布今年 10 月的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 9.2%;同時,今年 1 至 10 月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 10.0%。外銷訂單是最重要的領先指標之一,大約領先出口約一至二個月,因此預估今年 11 和 12 兩個月的出口可以維持在 10%左右的高水準。依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內需成長率只有 1%,對整體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只有 0.88%;國外部門對經濟成長率則為 1.75%,是國內部門的二倍。換言之,目前台灣經濟「外熱內冷」的情況非常明顯,如果明年國際經濟開始走緩,就會立即對台灣經濟帶來重大影響,要求行政院應責成所屬主管機關加速提升國內部門的經濟動能。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日前,經濟部公布今年 10 月的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 9.2%;同時,今年 1 至 10 月外
銷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 10.0%。外銷訂單是最重要的領先指標之一,大約領先出口約一至
二個月,因此預估今年 11 和 12 兩個月的出口可以維持在 10%左右的高水準。依主計總處
之前公布台灣今年前十個月的進出口成長率分別達到 13%來看,今年全年出口成長率可以
維持在 12%以上。對於一向依賴出口為主要引擎來帶動經濟成長的台灣來說,今年整體經
濟表現應該會比預期來得好一些。
二、事實上,主計總處最新估計,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 2.11%,前三季的帄均經濟成長率已
經達到 2.64%。由於出口動能一直維持不錯的水準,預期第 4 季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也不會太
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上修;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公布的估算,已上修今年經濟成
長率為 2.5%。
三、再仔細分析今年各部門進出口的表現,可以看到有一些不錯的訊息,但是仍有一些隱憂,
值得國人注意。首先,在好的方面,依照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 1 到 10 月出口成
長率帄均達到 13%,其中,除了電子業出口成長率達 14.9%,機械業、基本金屬業及塑化業
的出口成長率也分別達到 20.8%、18.8%及 14.8%。也尌是說,今年台灣出口順暢不只是在
電子業,其他產業的出口表現也不錯,這是值得慶幸的地方。
四、另外一方面,也看到一些隱憂。在出口快速成長的同時,今年 1 到 10 月進口維持在 13%的
高水準,台灣為了因應大量的出口,本來尌需要進口很多的原材料,即高出口成長率會帶
動高進口成長率,這是很自然的。依主處總處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 1 至 10 月的進口中,
基本金屬、電子零組件及農工原材料的進口成長率分別達到 21.7%、19.6%及 17.8%,都遠
遠超過 13%的帄均進口成長率,這些產品進口主要都是為了加工生產為出口產品,可以說
完全是因為出口增加而帶動的。
五、但在資本設備方面,進口的情況尌完全不同了。依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今年前十個月我
國資本設備的進口成長率為 0%,其中,最重要的半導體設備進口成長率甚至為負的 4.9%。
如果只看 10 月單月的進口,表現尌更慘,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率為負的 15.6%,其中交通運
輸的成長率為負 72.2%,半導體設備進口成長率是負 25.6%。一般來說,廠商增加進口設備
主要是為了應付未來的生產,所以這是一個對於未來市場預期的重要反應。比方說,運輸
設備(包括大客車)進口大幅減少,即可能與預期陸客來台減少有關;半導體設備進口減
少,則可能與明年生產不樂觀的預期有關。同時,進口設備成長率不佳,反映出來的尌是
今年國內民間投資成長動能不足。
六、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當出口成長表現亮麗時,經濟成長率的表現通常也不錯。尌
以之前三次出口成長超過 10%的年度來看,2007、2010、2011 年的出口成長率分別達到
10.1%、35.2%及 12.6%,這三年的經濟成長率則分別為 6.52%、10.63%及 3.80%。然而,今
年的出口年成長率預估會超過 12%,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卻只會略超過 2%;也尌是說,今年
的進出口表現很不錯,但是受到國內經濟動能不佳的拖累,導致經濟成長率表現反而不如
往年。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由創新來驅動經濟成長是蔡總統在經濟方面的主要政見,也不斷推出各種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從 5+2 產業創新政策掛頭牌的亞洲〃矽谷計畫到各類挹注新創活動的基金補助、投資,冀望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然人才由大學所培育,因此留才、攬才等人才問題由大學端來解決應該是一個可供思考的模式。建請行政院責成所屬主管機關研擬朝大學法人化的方向進行,並同時大幅度的大學鬆綁,讓大學與產業的更強結合來解決棘手的留才、攬才問題,創新生態系才能展開成功的第一步。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藉由創新來驅動經濟成長是蔡總統在經濟方面的主要政見,也不斷推出各種鼓勵創新創業
的政策,從 5+2 產業創新政策掛頭牌的亞洲〃矽谷計畫到各類挹注新創活動的基金補助、
投資,冀望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系。
二、所謂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簡單來說,就是要透過各種機制來持續匯集足夠多足夠好的腦袋
,孕育出前所未見又能解決人類問題的技術或應用,並藉以帶動產業的轉型升級。這些機
制包含了缺一不可的資金、法規、人才等各層面,其中資金與法規問題雖還未能完全解決
,但至少在朝正向發展,對於挹注新創與法規鬆綁,社會已有一定程度的共識。最棘手的
問題還是在人才方面。
三、創新活動是產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最需要的不是水、電、土地、勞工,而是腦力。除了美
國之外,瑞士是全球經營腦力的佼佼者。瑞士人口僅有台灣的三分之一,面對國內人才、
腦力不夠用,瑞士的企業在全球廣設研發中心,善用各國的人才與腦力,因此成就了瑞士
產業多元化、品牌多又好、附加價值高的小而美經濟強國。瑞士沒有產業升級轉型的問題
,只有維持高品質與尖端技術的挑戰,正因為他們注重研發、不惜重本,更了解腦力的重
要性,能持續善用外界人才。相對之下,亟思產業升級轉型、藉創新驅動經濟成長的台灣
,卻正被警告是全球人才外流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攬才未成、留才不易,毋寧是台灣
創新或經濟轉型升級最大隱憂。
四、對於攬才未成、留才不易的原因,目前漸具共識的看法直指台灣的低薪環境。這固然無庸
置疑,然而以發展趨勢來看,除了持續呼籲企業「拿出道德良知」來加薪之外,政府已無
法(或不願)採取更積極的政策來改善,要期待靠提高薪資來達成攬才、留才效果,短期
內恐難令人樂觀期待,也必頇思考其他可能的解方。
五、先就留才而言,眾所周知,台灣人才的質與量均佳,人才之所以外流,除了低薪之外,最
主要的還是產學合作的嚴重不足。對於產學合作,雖然政府過去的努力與政策不勝枚舉,
但不可否認,台灣的大學與產業到目前仍是兩個非常獨立的生態系,追求的目標仍存在很
大的歧異。我們仍難看到像美國史丹福大學與矽谷那樣榮辱與共的共生關係。
六、談史丹福大學與矽谷的關係並非高調,更非特例。新加坡的新創圈發展蓬勃,主導者並非
政府而是大學。大學不但是孕育人才的搖籃,更是科際整合的最佳帄台,而人才與科際整
合正是創新最重要的元素。大學若能主動帶領新創活動,孵化新創事業,會比政府來推動
來得事半功倍。以新加坡來看,新加坡的大學法人化做得非常徹底。法人化的大學可以自
由訂定教師薪資以留住優秀教師或延攬國外優秀教師,也可以淘汰不適任的教師。而所謂
優秀與否,有很大的比率與實際的創新活動有關。大學可以成立利潤中心制的管理顧問公
司,負責經營管理整個大學師生創造出來的智慧財產權,可以將專利銷售給國內外企業,
可以投資新創事業,更是新創事業的加速器。
七、法人化的大學加上以公司型態存在的管理顧問公司激發了各種良效。例如,光是大學本身
就可以成立很多的新創團隊,既有很好的校內技術支援,有容易取得、願投資早期新創活
動的資金奧援,有適合的海內外加速器促進完成經營模式,也有具體的上市或併購規劃協
助。這種一體成形的新創生態圈唯有由大學來啟動才可能見效。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蔡英文總統上台後,以國艦國造宣示國防自主決心,表面上看,這是政治正確。但考量台灣的資源與研發能量,盲目地國艦國造不僅成功率低,並排擠其他社福民生相關預算,適度的軍備採購已足夠建構台灣防禦能力,國艦國造完全不具投資價值。在全球供應鏈的時代,從頭到尾通包的過時邏輯,早該揚棄。建請行政院該思考的是,財力有限,一毛錢要當五毛錢、甚至一塊錢來用,而不是用「收不回來也無妨」的心態盲目地國艦國造,這只會將台灣推入虛耗,國防自主到頭來「一場遊戲一場夢」。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蔡英文總統上台後,以國艦國造宣示國防自主決心,表面上看,這是政治正確。但考量台
灣的資源與研發能量,盲目地國艦國造不僅成功率低,並排擠其他社福民生相關預算,以
投資角度來看「喝牛奶不必養牛」,適度的軍備採購已足夠建構台灣防禦能力,國艦國造
完全不具投資價值。
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套在國防預算更是如此,只不過這午餐,吃起來相當沉重。近 10 年
國防預算占中央政府總預算比率約為 16 至 20%,也就是我們繳的稅,有五分之一是花在軍
事方面,對於財源短缺的台灣,龐大軍費形成排擠效應,許多公共投資沒錢可做。
三、台灣資源有限,先不論國防預算大部分是人事支出,能投注在國艦國造的經費更有限。眼
前政府施政,從年金、勞退、軍人退輔、長照,每樣都要錢,錢得花在刀口上,施政更有
其順序,國艦國造既非優先政策,就更需要縝密的效益評估。
四、政府力主國艦國造,很大原因是忌憚對岸武力犯台。比較兩岸國防預算,中國大陸軍費年
年成長,今年更突破人民幣 1 兆元,台灣再怎麼燒錢,都不可能追上對岸水準,銀彈不如
對岸,無意義的軍備競賽,只會減弱台灣投資動能,反不利國家社會成長。
五、對於軍備採購,部分人士批評有如是繳給美國的「保護費」,自主發展比給美國賺來得好
。全民應思考的是拒給「保護費」的前提,台灣需有足夠的武器自製能力,但檢視多年國
防自主成績,武器自製除編織國防自主美夢外,無論實質成果與經濟效益,以「錢坑」形
容,一點都不為過。
六、全球手機龍頭、手上現金滿手、富可敵國的蘋果公司,暢銷世界的 IPHONE 也不是上下游
通包,面板更發包競爭對手三星。試想,若蘋果樣樣自己來,手機成本不僅大增,硬體投
資更將耗去大量現金支出,阻礙公司追求更高創新的投資動能。
七、在全球供應鏈的時代,從頭到尾通包的過時邏輯,早該揚棄。政府該思考的是,財力有限
,一毛錢要當五毛錢、甚至一塊錢來用,而不是用「收不回來也無妨」的心態盲目地國艦
國造,這只會將台灣推入虛耗,國防自主到頭來「一場遊戲一場夢」。
-
本院許委員淑華,針對衛福部食藥署與農委會日前聯席舉行「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決議放寬雞蛋殘留農藥芬普尼標準,從過去的不得檢出,放寬至十 ppb。但農委會只提國外資料,沒考量國內本土數據,不夠完善;為消除民眾疑慮及維持國民食的安全,建請行政院責成所屬相關主管機關除了蒐集各界意見外,在全國民眾沒有充分了解詳細訊息及確認完安全無虞的情況下,不要草率的放寬雞蛋殘留農藥芬普尼的標準。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衛福部食藥署與農委會日前聯席舉行「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決議放寬雞蛋殘留
農藥芬普尼標準,從過去的不得檢出,放寬至十 ppb,主因是考量家禽飼料恐有芬普尼殘留
。
二、據了解,會議結論會將於十二月初進行預告,蒐集各界意見後公告,讓畜牧業者能有所遵
循。只是,歐盟目前的雞蛋芬普尼殘留限量為五 ppb,台灣卻是十 ppb。農委會解釋,歐盟
的蛋雞是吃本土飼料,但台灣的蛋雞多是吃國外進口飼料,因此依國外飼料進口量訂定。
日、韓的雞蛋芬普尼殘留限量則是廿 ppb。但是雞蛋芬普尼殘留十 ppb 的安全性可接受,但
農委會只提國外資料,沒考量國內本土數據,不夠完善,難向外界充分說明。
三、據「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現行雞蛋中不得檢出芬普尼。日前歐、韓陸
續爆發芬普尼蛋事件,食藥署、農委會隨後啟動抽驗,也發現國內多件蛋品也檢出芬普尼
,殘留量甚至高達廿二、一五三 ppb,引起食安疑慮。由於芬普尼可用在其他作物中,可能
因雞吃了飼料使雞蛋殘留芬普尼,衛福部長陳時中、食藥署長吳秀梅先前雖表態傾向以五
ppb 為雞蛋芬普尼殘留量標準,但農委會藥毒所提出修正案仍希望放寬至十 ppb。
四、依農委會資料,九月六日公告「百分之四點九五芬普尼水懸劑」為禁用農藥,另刪除芬普
尼使用於紅豆、包葉菜類、茄子、小黃瓜及芒果,以六十公斤成人估算國人每人每日帄均
取食量(ADI 值),ADI 為百分之卅三點三五。
五、食藥署官員竟說,雞蛋芬普尼的 ADI 值為百分之二點四七,和前項結論合計,共百分之卅
五點八二,低於安全值百分之七十,攝食風險可控制,而開會討論後的決議竟然是要放寬
。
六、會中食藥署只是另請農委會持續追查國內蛋品檢出芬普尼之來源及原因。會議也討論三月
十三日曾預告修正的廿九種農藥、二百六十五項殘留容許量,僅有一項農藥白克列對小葉
菜類的殘留量放寬案被保留,其餘皆通過。
-
本院許委員淑華,鑒於海軍獵雷艦案擱淺的問題尚未拍板,海巡署倒搶先一步,主動宣布與慶富公司解除巡防艇造艇合約,並求償十二〃八億元。揭弊固然重要,但要求行政院必須從弊案中汲取教訓,進而尋求招標、監督、執行制度的改善,不要故意利用弊案來進行政治炒作,結果終將一事無成。爰此,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海軍獵雷艦案擱淺的問題尚未拍板,海巡署倒搶先一步,主動宣布與慶富公司解除巡防艇
造艇合約,並求償十二〃八億元。海巡署的解約動作,似乎預告了獵雷艦的命運也將步上
同一結局。
二、近些年來,類似的跨政黨、跨朝代公共工程弊案層出不窮,主政者在追查時都曾信誓旦旦
,揚言要「追查到底」、「不惜動搖國本」云云;但到了最後,多數弊案卻都不了了之,
只淪為政治追殺的工具。或者,頂多抓住幾個上下其手「技巧」欠佳而留下破綻的官員,
應付一下輿論,卻放過更關鍵的人物。更嚴重的是,在追究責任喊打喊殺的時候,朝野政
黨皆以自己的政治目的為重,不惜為追殺政敵而放話混淆視聽,卻忘了要完善招標、監督
、揪弊及執行的制度,以追求國家目標的達成。
三、在這種「重究責、輕執行」的氛圍下,主政者誇下的多少雄心壯志,最後都以國庫公帑的
「認賠殺出」收場;民眾則在獵巫打弊的熱情過後,只留下無能為力的虛空。拉法葉艦案
如此,獵雷艦案如此,海科館案如此,雲林焚化爐如此,大巨蛋案如此,核四廠封存案不
也是如此?
四、海巡署與慶富的造船合約,是要打造廿八艘一百噸級巡防艇,金額共卅七〃五億元。目前
海巡署已驗收十三艘,另有十五艘進度落後,經多方催趕未果,海巡署只好宣布解約。而
獵雷艦計畫的總預算是巡防艦的十倍之多,高達三五二億元,要打造六艘獵雷艦。如此龐
大的計畫,竟能交給資本額僅五億元的慶富承攬,而高雄銀行竟能為其開立十七億元的履
約擔保書,在在令人不可思議。
五、如果幫政府算算這筆帳,今天若此案解約,加上海科館的聯貸,估計公股行庫總損失將達
一四九億元。這些,是聯貸公股行庫埋單,也形同是全民埋單。國防部日前公布廿三人的
懲處名單,共計記十二過、卅三次申誡;換算下來,軍方記一個「過」,約莫等於六〃五
億元。如此高昂的代價,真的是國防部隨便作勢懲處一下,就能交代過去嗎?
六、國防計畫或公共工程的弊案及黑幕能被舉發揭露,從某個角度看,當然是有意義的事。然
而,除了全力打弊追責,還有三個更重要的面向不能忽略:第一,是如何公正調查,還原
真相;第二,是如何控制損害,用最小的代價收拾善後;第三,是如何改善制度,避免重
蹈覆轍。依這三個標準,檢驗蔡政府對慶富詐貸案的處理,恐怕無一合格。
七、以目前的情況看,不論總統府或行政院的態度,都刻意將問題指向馬政府時代的招標失當
,而無意作全盤的檢討反省。包括雄檢屢屢「帶風向」的發言和動作,都有意無意地將偵
辦目標鎖定特定對象,而故意寬縱慶富家族,這也使得公正的偵查變得難以期待。從府方
和軍方的處理,則都抱持「脫責」為先的態度,無意思考獵雷艦解約後的接續建造問題。
至於獵雷艦停造後,海軍的軍力缺口要如何補上,滿口大話的國防部長馮世寬似乎也無計
可施。
八、揭弊固然重要,但如果政府無法從弊案中汲取教訓,進而尋求招標、監督、執行制度的改
善,或甚至故意利用弊案來進行政治炒作,結果終將一事無成。廿年來,台灣無疾而終的
公共弊案還會少嗎?但是,主政者胡亂拍板的政策依然層出不窮,盲目認賠殺出作廢的計
畫也難以勝數,台灣國家計畫及公共建設的品質依然貧弱不堪,這樣人們會甘心嗎?
-
本院盧委員秀燕,有鑒於公路總局由交通事業單位改為行政單位,而人事制度卻未從「交通資位制」改成「簡薦委制」,致使內部人員其權益受損,故在 105 年 11 月 1 日三讀通過「交通公路總局組織條例修正」,總統於同年 11 月 16 日公告,然卻遲至今日仍未公告實施;爰此,本席建請行政院讓修正之法條儘速實施,不枉其立法意旨,保障相關人員之權益勿再受侵害,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自精省以後,公路總局由交通事業單位變成行政單位,然人事制度尚未從「交通資位制」
改成「簡薦委制」,造成其人員於薪資、結婚津貼、生育津貼、喪葬補助、子女教育補助
等各項福利受到侵害。
二、105 年 11 月 1 日完成「交通部公路總局組織條例修正」三讀通過,總統於同年 11 月 16 日
公告,然時至今日卻始終未公告實施,導致內部許多同仁其權益受到損失,深感困擾。
三、建請行政院儘速讓內部人員之權益可依最新修正之法條實施,勿讓相關作業流程之辦理進
而影響員工之權利,促使內部意見分歧,更是枉費修法初衷,故保障內部人員之工作權益
與福利為當務之急,不可怠慢。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日前端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發布 2017 年世界人才報告,顯示我國人才素質佳,但卻無力留才、攬才,特提請有關應予正視並積極以應。我國在 63 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 23;但人才流失指標卻停留在 50 名,對外籍技術人才吸引力排名掉到 47 名,經理人報酬更從 22 名下滑至 35 名。其實政府各單位不乏人才方案,但為何卻徒勞無功;產業界抱怨找不到人,年輕人不滿低薪,乾脆到海外打工留學。台灣人才外流嚴重,各界多將矛頭指向「低薪」,國發會也引用調查指人才外流是因「薪資不具競爭力」;但本席以為;台灣低薪問題與產業過度偏向代工且不斷外移有關,若不從產業結構改變,低薪情況難解,人才外流問題仍是無法真正改善。不論是薪資結構、產業升級、留才環境等等的研議討論已太多太多,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真正的關鍵問題是,朝野及企業界能否下定決心、著力改善。拿出具誘因的實際留才、攬才作為,不要只會怪新加坡、大陸等挖角,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布世界人才報告,我國在人才外流、吸引外籍人才、將留
才列為優先事項等項目,評比都排在後段班。人才,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
重要動力與支柱,近年來台灣人才外流嚴重,勢將阻礙台灣整體發展。如果人才外流的根
本問題無法解決,台灣只能繼續眼睜睜的看著台灣子弟楚材晉用。
二、人才對一個經濟體的競爭力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高素質人力可能跨國移動,以尋求與
他國的高素質人力匹配,一方面可以增加工作成就感,另一方面也可增加自己的薪酬。當
人才可以自由跨國移動時,本國固然可以引進低薪勞工,但高素質人力也將移住薪酬更高
的國家。美國經濟學者葛羅格和韓森針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所作的調查,證實
較高學歷的人才出走機率較大、出走的人才傾向到專業人才報酬較高的國家。
三、台灣薪資成長緩慢不僅出現在藍領階級,高階人力的薪資也成長緩慢。若與其他鄰近經濟
體比較,台灣初階專技人才薪資雖優於大陸和東南亞,但是到了中高階管理人才階段,台
灣人才薪資卻已落後於大陸,甚至低於東南亞的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另一個
警訊是,當台灣人才因其他國家/地區薪資較高而外流的同時,台灣卻不是國際人才嚮往的
工作地點。這種人才走出去、進不來的情況,將導致台灣人力資源更加失衡。此次 IMD 公
布報告後,對政府言是國家發展的重大警訊。
四、人才外流是全國甚至是全球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按牛津經濟學公司 2021 年國際人才報告,
台灣被預測為 2021 年人才短缺最嚴重的國家。事實上,該報告的重點是:全球人力過剩的
國家只有印度、巴西、菲律賓與大陸。換言之,絕大部分已開發國家皆屬人才短缺的國家
。所謂人才政策的開放並非單純僅是攬才,亦包括提升人才留台就業的意願。
五、產官學研其實都早已對台灣人才外流問題提出解方,主要的改善方向大多指向薪資結構、
發展新型態的產業,並鼓勵青年創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搭配延攬外國人才來台
就業的策略,更可將高階人力市場逐漸與世界對接,提升薪資水準。也就是,吸引國內外
人才發展的策略,應積極形成「人才共伴效應」,才能讓台灣人才外流的趨勢逆轉。但更
重要的是朝野及企業界能否下定決心、著力改善。拿出實際留才行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
本之道。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 11 個 TPP(跨太帄洋夥伴關係協議)成員國日前宣佈達成共識,將美國退出後的新架構更名為「跨 太 帄 洋 夥 伴 全 面 進 展 協 定 」 ( COMPREHENSIVE ANDPROGRESSIVE TPP, CPTPP)並持續推動亞太區域的經濟整合。據日本的規劃,CPTPP 將於 2018 年上半年舉行 11 國簽署儀式,之後進入國內審批階段。只要過半數成員國(6 個國家)批准,就可在此後 60 天內生效。雖然在經濟規模上,CPTPP 相對於 TPP 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上縮小至 1/3,人口和貿易總額大約縮小一半。但是依然占全球 GDP 的 13%、人口的 7%和貿易總額的 15%,仍屬於一巨型貿易協定。特別是該協定維持了 95%以上的 TPP 規則與市場開放框架,並在「全面進展」的定位下,議題範圍超越 WTO,且未來談判將與時俱進,仍然可稱為是高品質及高標準之協定,未來可能成為其他多邊 FTA 的範本。對我國言,CPTPP 的成立,確實提供台灣參與的機會,但隨著談判的推進,另一個囊括全球1/2 人口、1/3GDP 和 1/4 貿易額的 RCEP 若成立,則將對台灣造成更大的壓力。CPTPP 能否如我所願的加入?兩岸關係恐怕仍將極具關鍵,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本(2017)年 APEC 會議期間,11 個 TPP(跨太帄洋夥伴協定)成員國舉行會外會,針對
TPP「核心要素」達成共識,並將 TPP 改名為 CPTPP(跨太帄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儘
管 CPTPP 較 TPP 大幅縮水,但是對於在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中已經嚴重落後的台灣,仍應做
好準備工作,俾便全力爭取加入。
二、截至今(2017)年 8 月為止,全球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總數已達 437 個。相較於這股全
球性的潮流,台灣的貿易協定進度嚴重落後,已生效的 FTA 僅有 7 個,這 7 個當中又僅有
三個較具分量:與紐、星的雙邊協定,以及和大陸的 ECFA。不遇,ECFA 架構下的兩岸服
務貿易協議已簽署、未生效,兩岸貨貿協議、爭端解決協議談判中斷,因此讓 ECFA 的效
益大打折扣。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台灣可以加入 CPTPP,將可使台灣的區域經濟整合效
益大幅提升,尤其是對日、加,以及與新南向有關的馬、越、汶萊等五國的經貿可望有所
提升。
三、要爭取加入 CPTPP,第一步就是取得其他國家的信任,例如我應恢復 ECFA 進度。再者,
行政院去年為「俾利對外洽簽國際投資及經貿協定」,要求各機關研擬之法律及法規命令
草案應至少公告 60 天,但行政院此次修改勞基法卻僅公告 7 天,這無異於政府自我打臉,
更傷害各界對政府的信任。台灣要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政府豈能不注意這些問題?
四、各界都認為 CPTPP 的規定較寬鬆,有利於我國的加入,但同樣的這將也會有利於大陸的加
入。原因除了美國因素消失外,國營企業條款也可能被凍結。畢竟在美國退出後,TPP 成員
國間有很大的聲音歡迎大陸。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大陸早於美國成為 CPTPP 的一員,不論
在利益考量或國內輿論上都會增加美國重返的難度。CPTPP 的成員國與 RCEP 又有相當大
的重疊性,故兩岸關係之良窳與否,對我國能否順利加入 CPTPP 實具程度影響!
五、就國家發展及整體經濟力的有效提升,除了推動新南向政策,力求成為 RCEP 的「局內人」
,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之外,更需要務實面對參與 CPTPP 第二輪談判所需要面對的障礙。
除了必頇在削減貨品關稅、服務貿易開放、檢驗檢疫(SPS)、政府控制事業、資訊跨境移
動和法規調整方面,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與時間表之外,如何解決禁止日本福島等五縣所
有食品進口的管制問題,將是台灣爭取參與 CPTPP 無法迴避的問題,必頇儘早思考突破的
策略,才能爭取日本對我國參與談判的支持。
-
本院黃委員昭順,針對近日法官判決駕駛人拒絕警方酒測免罰,籲請主管機關,應堅持保護人民安全的宗旨,細膩更周全的蒐證,加強並落實取締酒駕職責。本案法官以「人民沒有無端受測之義務」的大帽子扣在維護安全的警務工作上,看似維護人權與自由,其實卻完全不符社會的期待與認知,本席也反問:「人民難道就有該遭無妄之災的義務」嗎?法院既然認同酒測是為了尋求安全公益,但同時卻又不容執法人員動輒擅自侵犯人身自由,如何拿捏執法分寸確屬不易!本席也不贊同警察無端侵犯民眾的個人自由及隱私等,但從大安警分局指出,因受處分人在案發當時,行車路線不穩、忽快忽慢,又緊急踩煞車,見前方設有攔檢點,火速由內線切換到外線車道,再停靠於路邊紅線區佯裝打手機等行徑,難道還不該質疑嗎?莫非要等可能的肇事後,才去收拾善後!是為了公共安全的必要防範重要?還是任其發生可能的不幸事故再說?人命是可以補償還回的嗎?本案的判決;不但在在嚴重打擊員警士氣,更形成執法上極大的漏洞,有樣學樣你奈我如何,警方乾脆不要執法了,這樣的社會安全是人民所要嗎?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一、一名男子去年路邊停車睡覺,被警開立拒絕酒測罰單 9 萬並吊銷駕照,男子提告撤銷罰單
,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維持一審見解,駁回上訴確定,全案免罰定瓛,引起各界的質疑
。根據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16 日發出「酒測攔檢與人權保障界限何在?」新聞稿,指出人民
沒有「無端」接受酒測義務,不是任何不服膺此警察威權的國民,均屬可疑酒駕之人。高
等行政法院並在文中強調,「酒測固然在追求重要公益,但另一面也同時侵犯到人民的自
由,兩者界限或帄衡點何在?在法治國家是個極頇慎重思考的問題。」
二、從警方公開當天取締過程的影片中呈現,受處分人在案發當時,行車路線不穩、忽快忽慢
,又緊急踩煞車,見前方設有攔檢點,火速由內線切換到外線車道,再停靠於路邊紅線區
佯裝打手機,才引起攔檢員警懷疑酒駕,趨前拍窗盤查。但法官完全不予採信,還堅信既
無危害、蛇行、車速等異常情事,因此,判定警方執法不具「合理且客觀事由」而敗訴。
三、根據統計,2016 年台北市酒駕拒測案件共 1,184 件,與 2015 年 788 件相比,增加 396 件,
增加比率高達 50%,可見去年許多酒駕嫌疑者,開始利用拒絕酒測以規避刑責,這對警方
執行臨檢根本是雪上加霜。根據執勤員警表示,實施酒測攔檢大約 10 件就會遇上一件拒絕
酒測,依照 2016 年度警方取締酒駕高達 10 萬 4,756 件,只要 10%,就高達一萬多件的酒駕
違規者學會這一招,警方乾脆不要執法了!這樣的判決,恐將提供酒駕者脫罪的一種手法
,對於為行路人及駕駛人安全的酒駕防制根本是開了倒車。
四、就事論事,法官因擁有獨立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干預或左右,但既然法院認同酒測是為
了尋求安全公益,在此同時,卻又不容執法人員動輒擅自侵犯人身自由,特別是「打臉」
警方是在沒有合理且客觀事由之下,強行要求駕駛人酒測,有違「無端」受測之憲法精神
,遂判決受處分人勝訴,亦即撤銷警方開具裁處九萬元之罰單。本席請問;有警察會「無
端」攔檢車輛?會「無端」敲車門嗎?「國人沒有「無端」被酒駕撞死的義務,無辜民眾
「有端」被酒駕撞死之後,人權保障界限何在?」「人民自由如果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兩者界限或帄衡點何在?」
五、交通部正積極針對酒駕修法,盼能「加重罰則與同車連坐」之際,假設類此烏龍法官比比
皆是,警方臨檢或盤查行動的成效,必將大打折扣,再觀法院判決若常與社會觀感落差太
大,衍生變相或錯誤示範,既定政策更將窒礙難行,進而鼓勵投機酒駕的亂象叢生。